阿巴泰搖了搖頭,道:“不,繼續進攻。” 接著傳令道:“再調五千蒙古軍,增援攻城的人馬,另外命令剩下的漢軍,立刻出動,去清除土牆壕溝障礙。督戰隊出動,凡事有敢退縮不前的人,一率當場斬殺。”
因為阿巴泰清楚,淸軍的戰意本來就不高,而戰事進行到了現在這一步,如果就這麼撤軍,隻會讓全軍的士氣更底,因此必須取得一些成果,才說得過去。因此如果能夠趁著現在,土牆壕溝障礙淸除幹淨,也算是有所收獲。而且現在對清軍來說也並不是沒有利的,致少穆陵軍沒有使用那種殺傷力很大的炸彈。當然也可能是現在還沒到使用的時候。再阿巴泰看來,穆陵軍既然能使用不怕風雨的火銃,那麼再使用不怕風雨的炸彈,也不足為奇。不過也不妨用漢軍來消耗明軍的火藥,為天睛之後,淸軍的主力攻城,創造一個良好的基礎。
隨著阿巴泰下令之後,五千蒙古軍立刻開始向城牆靠近,準加入到攻城的隊伍中去。而又有五六千漢軍衝到了土牆邊,開始揮舞著手中的刀槍,挖掘著土牆。同時五百名抱著雪亮大砍刀的清兵也在陣前一字排開,隻要是有不向前進的,隨時處斬。
而見清軍又有了新的人馬出動,濟南城頭上的十五門火炮又開始了轟鳴,再一次將密集的鐵鉛砂石噴吐到清軍頭上。
這時第一批進攻的清軍冒著隧發槍的打擊,終於到達城牆邊,這時清軍隻剩下三千多人了,他們利用雲梯當跳板,渡過了護城河,然後將雲梯架在城牆上,開始向城上攀爬。
應該說下雨天還是給穆陵軍帶來了相當多的困難,弓箭同樣也不能使用,一千六百多支火槍,也隻剩不到四百隻可以使用,而且在近戰中殺傷力頗大的手榴彈也不能用,還有事先準備好的火油罐,澆開水等等城防措施都無法用得上了。守城的士兵除了用燧發槍之外,就隻能用石塊、粗木猛砸清軍。
好在這些東西城上也準備得十分充足,因此士兵們紛紛抓起石塊、抱起粗木從城牆上扔了下去,隻砸得城下淸軍頭破血流,慘叫連天。一個個隻能舉著盾牌,頂在頭上。但濟南城的城牆高有近四丈,十幾斤的石塊從城上落下,力道可也不小,往往能砸得盾牌撞到腦袋上,昏倒在地。
同時,雨天對清軍攻城的影響更大,弓箭無法使用,使清軍完全喪失了中遠程還擊關城的能力,而且雲梯上沾滿了泥水,清軍穿的鞋子又是皮製為主,被雨水一泡,又滑又軟,因此再攀蹬雲梯的時候,一不注意就會腳下打滑,而且一個人滑落,會將自己身後的其他人一齊全都撞落下去,跌到城下的泥水裏。
而且就算是靠近了城垛口,也會有穆陵軍的長槍手牢牢守住,用長槍向木梯上的淸兵亂戳亂刺,一個不留神,也會被打落下去。因此清兵也不斷從雲梯上落下。不過也正是因為下雨的緣因,地麵濕軟,摔到地麵上,到是摔得不重,這到是比睛天要好得多。
盡管這時增援攻城的蒙古軍也趕了上來,加入到攻城戰中,使淸軍的攻勢增加了一倍有餘,但也沒有對局勢形成多大的改觀,清軍攻了半天,但沒有一個人能攻上城牆去。
不過這時在城下,清軍到是很有收獲,土牆本來就堆得不高,再加上被雨水浸透,土質己鬆軟,雖然清軍用的是打仗的刀槍武器,而並沒有用鎬鍬一類的工具,有的清兵甚致就用雙手刨挖,但鏟除起來也並不費力,幾個人一齊動手,用不了一會兒就可以把土牆鏟開一個大口子。而鏟出來的泥塊也就近扔到壕溝裏。
但就在淸軍拚命淸除這些障砠的同時,穆陵軍的火炮也從來就沒有停止過,不斷向淸兵轟擊著,不斷噴射出一片一片的鐵砂石粒,打得這些清除的清兵不斷倒地身亡。
盡管如此,清軍依然不敢後退,隻能冒著炮火,拚命的挖土,填埋。一直到自己被鐵砂擊中而喪命為此。生死一切,隻能聽天由命了。有不少倒下的清兵,甚致就和泥土一起被填埋了下去。
如果您覺得《龍嘯大明》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b/0/97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