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現場(1)(1 / 3)

再過二十年,我們再相會……

2009年7月19日

陳建中:

各位485的兄弟姐妹們,大家好。二十年了,真的太牛逼了,我從來沒想過我會這麼牛逼地站在這裏。我記得好像我們年級有一位同誌曾經說過,他的口才真是……像我這麼牛逼的人怎麼著?寫詩!是這個話,說實話我一直都想說,現在我終於可以說:今天我特牛逼!

為什麼?我覺得我們485這二十年,大家在不同的地方,很多人其實斷了聯係,很多人還是這回聚會才頭一次見。不管怎麼講,我們到昨天、今天聚會最多的時候,統計一下,一共是72個人。

這72人,是我們485的主體。還有,多少後援?28個人。485的下一代28個人,加起來正好100人。因為這100人,我為我和我的團隊打了一個滿分,一分不差,滿分。所以,我容易嗎?我從小到大從來沒有打過滿分呀!

(掌聲)

謝謝大家。但是我話還沒完,現在我代表本次聚會組織,想說一些感謝的話,而且這也是一些掏心窩子的話。首先我覺得這次聚會能夠成功,絕對不是一個人(的功勞),一個人能做成什麼事?這是一個團隊的功勞。首先提議是李宏偉先生,所以對提議者表示感謝。

然後這個提議迅速得到了楊年強先生(起立)、羅衛東女士(起立)、楊葵先生(起立)、虞彬小姐(起立)的支持。起一大哄,給楊葵起一大哄。還有虞彬小姐。請注意我的稱呼是有區別的:虞彬小姐。組織發言是滴水不漏的。但同學的熱烈擁護迅速地在我們的搜狐校園論壇掀起了一個二十年聚會的熱潮。為我們作為一個團隊,能夠有今天72加28這樣一個結果,在這個地方,要感謝一個人:顧海。因為顧海女士在搜狐率先創立了485的校園論壇,這樣的一個基本框架,她作為創立者、作為我們485論壇的奠基人,功莫大焉。因為有這個論壇,我們分散在祖國四麵八方,甚至海外各地的人,才找到了一個精神家園。我們很多人因為這樣一個連接物被連接在一起,而且將會更加緊密地連接在一起。所以再一次感謝顧海。

我還接著感謝。這個提議迅速在我們485當中發酵了。那一年持續高燒。最後到要聚會的前夜,我們組委會多次開會,很多同學出力、出點子,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再次請允許我還要給一些同學名譽,比如說為這次聚會做出了重大貢獻的呂興華先生、張菲力女士。剛才資料裏麵,我們的明信片是中國郵票博物館正式公開發行的,實際上這一切都是呂興華、張菲力夫婦嘔心瀝血的服務。他們迅速地找老照片,而且自掏腰包,花了多少錢我不知道,但是這個數字不小。雖然是小小的六枚,但是實際上,我們很多同學提供了老照片,雖然人沒來,但把照片寄來了,大家給予掌聲。

我同時還要感謝我們年級六位詩人,因為他們的六首詩,讓這個明信片真正意義上有了文化的品位。吳文健、李樹權、衡曉帆、黃祖民、徐江起立。本班的第六位詩人呢,我們年級還有很多同學,但是一個是因為聯係不上,有的是沒有時間來,我勉強湊了一個,我感謝我自己。十四五號正好是我第一本詩集出版,剛好到北京,從那裏麵選擇了一首。希望拿回去別馬上扔到垃圾桶,我給大家恭恭敬敬地寫上名字。如果你們喜歡或者看看,這是對我最大的鼓勵。

我還要感謝對這次聚會做出這麼大貢獻的虞彬小姐。今天晚上是虞彬小姐全額讚助。我還要特別感謝周曉華先生,相聲曲藝晚會由周曉華先生全額讚助。我還要感謝我們遠道歸來的李玲玲女士,她為我們這次聚會,做了這個包,做了這麼大的讚助。

然後還要感謝我們羅澎先生,昨天跟我們幹部搓了一頓,酒肉穿腸,是羅總先生買單。剛才在會議室吃了很多零食,並且買了一些瓜子什麼的,非常熱心,非常夠意思,讓我感動。羅澎先生,我順便還要談一下,我們這次聚會請大家回去一定要寫一篇文章,這本書,在出版社工作的戎愛軍雖然沒來,但是已經說納入了出版計劃,給一點掌聲!這本書如果有一點讚助的話,我希望我們羅先生再讚助一點好不好,給他一點掌聲。

然後感謝王偉民先生,我們昨天在六樓會議室,給他們提供了休息,聊天的一個場合。我這次真的感慨很多。感謝當中還有羅衛東女士,再感謝一下。那套漢語言音樂的教材,是她總編,然後又買來,給大家花費不少,而且這段時間一直陪著我,出主意、找場地。所以給點掌聲鼓勵。謝謝。

還要感謝桃子,桃子在我們這次聚會過程當中,給我們租教室、找飯廳、訂飯,跑上跑下,還有我們485最初始的名單也是她找出來的,做了大量的工作。給桃子掌聲。還要感謝我們的過常寶教授,過教授給我們留了一個教室,還有請老師,是我們過教授請來的,所以要給過教授掌聲。另外還要感謝李宏偉先生!

我想想還有沒有我感謝漏的……同學們,真的,我感謝的特別多,我的腦子裏有一大串名單。所以這次聚會我真的很感動。不是說我有多大的能耐,實際上,二十年聚會,大家都有這個心願,順應曆史,順勢而為,再加上有這麼好的一個團隊……給大家鞠躬。

好,我的話講完了。最後一點,畢業三十年時,我希望我們100多人,今天的72個人,不要落。希望其他的人,三十年的時候,我們在這個地方再相會。

有點激動。下麵這樣,今天上午同學們可以自由發言,前麵一個講完了點名,點一個人來講。比如說我點吳文健,吳文健講完了之後他點一個人,他點他心目當中最想點的那個人。好不好?OK,我心目當中最想點的人……算了,還是吳文健吧。吳文健有請。

吳文健(伊沙):

時間剛好。我就代表我講話。首先我也回首一下往事,這也是最正常的一種情感。二十四年前,1985年,我所有的運氣都集中在了那一年,包括當時不好的事情似乎也向著好的方向發展。我的學習不好,大家都知道,大概在10名左右的成績。我記得在3月份的時候,當時有一個保送上大學的機會給我們學校,我們學校有些老師對我比較偏愛,我給學校在一些競賽中爭取了一些榮譽。這樣就把我推出去了。我自己當時也很高興,倒不是說上名校,主要是那個時候高考的壓力很大。但是後來這個事情砸鍋了,所以我還得參加高考。以我的能力,想正常地考進北師大是比較困難的。但是運氣是如此的好。在1985年的3月,我獲得了全國中學生正式比賽的一個獎,作為全國性的競賽獎加了20分,所以我就是因為這20分,才能跟大家做同學。我對大家非常崇拜的,因為以我的學習成績沒法跟大家做同學。這件事情其實是決定了我將來的道路。

那麼,我想起碼應該回報師大,我自己擅長的能力,其實就邁向我未來的道路。還有一點,我想說一點,在這兒找到了自己未來的道路。但是我知道自己不可能去走一個學術的道路,不可能通過一關一關的應試,成為碩士,成為博士,但是我通過創作,闖出自己的道路。第二個,我特別感謝這個地方,這個地方是我的一個福地,我覺得不光給我一條道路,還給了我一個同路人。

(掌聲)

我把我下一代也帶來了,其實我更想讓他到我和他媽媽相識的地方去。因為至少生命創造了。我想這是一個對我的青春來說是非常圓滿的地方,不光有當年的愛情,還有日後美滿的婚姻。所以我想北師大是我一個福地,到這兒其實是非常激動、非常感慨的。而且我覺得是一次情感的洗禮,包括一次心靈洗禮。這次聚會我們全家出動,其實這也是一個態度,一個感情,是我人生的一個中點,一個中點的加油站。回首往事,也是給自己能量的補充,特別是見到了這麼多的同學。最後,時間也到了,我就說一句話。我估計我們也不會再離開西安了,我會像兵馬俑一樣守在西安。所以大家以後到西安,你到了西安想起兵馬俑的話,就請想到我們。坐火車就兩個小時,聯係一下,吃一頓飯,然後再坐車走都可以。以前可能大家聯係不方便,這也是實情,我發現有些同學到西安沒有來找我,我心裏麵會很失落。西安是大家一個中轉站,希望大家有更多的時間,能夠在西安相會。最後向所有同學問好,包括沒有來的同學,我也表示對他們的問候。別的我就不說了。我下邊還點名。侯馬!

陳建中:

在侯馬發言之前,我還要感謝一下,剛才我的記憶差,請原諒。今天晚上在京師大廈有豐厚的晚餐,還有侯馬夫婦給大家做的晚餐,請大家賞光。這兩位特別的忙,大家感謝。為我們這個聚會,朱建軍請大家吃飯,給我們做了很多工作。還有唐毅、李潔,在那兒一直幫我們做接待,做了很多的工作。我不多說了,有請侯馬!

衡曉帆(侯馬):

從昨天中午,在同春園見到很多甚至有二十幾年沒有見過的這些遙遠但是非常熟悉的麵孔,聽著明顯的普通話已經退步了但是依然熟悉的聲音……現在想這個問題,就是北師大中文係85級到底給了我什麼?昨天晚上我跟大家住在一個屋子裏,今天早晨剛起床,我趴那兒寫,他們問我們寫什麼呢,我說寫點東西。三點。第一點,北師大中文係85級給了我們中國當代所能給的好得不能再好的大學教育。

即便是從很挑剔的眼光,即便是從很謙虛的眼光,我也由衷地承認這一點。這也構成了我們所有的人生道路,所能夠稱為事業的一個堅實的起點,它包括深厚的人文精神,包括這種開放的、現代的思維方式,包括這種永遠進取的高尚品格。這是第一點。

第二點,北師大中文係給了我們什麼呢,給了我們誌同道合的一生甚至比兄弟姐妹還要親的朋友。這樣的友情、這樣的團隊,我們沒法不去愛、不去倡導,為了社會、為了我們自己,也為了我們下一代。第三點,我跟伊沙一樣,說得還要大一些,北師大中文係給了我一個一生值得愛的妻子,給我生了那麼好的兒子。所以北師大給了我一個小家,485給了我一個小家,我沒法不愛這個大家,我們永遠是一家人,謝謝大家。過常寶。

過常寶:

我先念一個短信,然後再說這個短信誰發的。“感謝你們的邀請,無奈有事不能前往,實在遺憾。85級於我有如人生,共擁北師大難忘回憶,那是我們共同的80年代體驗,我會永遠珍視85級帶給我的愉快和啟迪,衷心祝願每位85人享受人生、分享愉快。”大家注意,其中有一個關鍵詞是“80年代體驗”。想是誰呢?王一川老師。

我在這個教室,感覺最突出的一個胖子在那倒起來,還記得吧?那個給我印象很深。第二年是王富仁研究。王富仁還記得吧?我在這個教室發言,後來我覺得那很愚蠢。有一次在王一川的課上,那是我第一次發言,到現在我也沒發過言。後來是我教書的時候,第一次是在這個教室,但是最近十年沒來過這個教室,所以我覺得這次能給我機會再來,我還是很高興。

還有一件事情。因為我在學校裏頭,經常有學生跟我談,他說我要跟你談談當代文學史。他談當代文學史的時候談我的同學,我有非常奇怪的感覺。我說這是當代文學史的人物嗎?他們說是呀,給提供點資料,我說這個是我的同學,不是當代文學史的人。他們都認為是當代文學史。我回去想來想去,這是很奇怪的,根本沒法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