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零章全真教派(1 / 2)

這時完顏陳和尚過來接口道:“是呀,如果蒙古人熟識了水戰,那更是了不得。楊幫主,人員都已經分出來了,我們走吧?”

元儼道:“加緊走。叫大家晚上注意保暖,海裏的溫度更低。”

楊鵬舉叫分出來的人從高麗分批過去,並要他們給崔瑀書信,妥善安置這些來人的駐地,等到他們的船來。

好在眾人在海上沒有遇到大的風浪,幾天後到了登州。(今威海市管轄。金基本沿襲唐製,並參照宋製,實行中央政府領導下的路、州(府)、縣三級政區製。將宋朝京東東路、京東西路改名為山東東路、山東西路,“山東”在曆史上第一次正式成為行政區劃名稱,一直沿襲至今。)

在海上元儼就把登州的大體情況給楊鵬舉說了下,楊鵬舉聽說全真教就在此處的昆崳山上,他便打定主意要去看看。不單單是因為張安石是出自這裏,他還有更重要的事。

靠岸後,並沒有發現孛魯的人,這到出乎意料。不過有一點可以肯定的,他們的到來孛魯肯定會有眼線知道的。不過楊鵬舉並不怕,當然帶著這樣多的人上山是不可能的,於是帶了十來個武功好的人上山,其餘眾人在船上等待,約定時間,一日後還在原地會合。如果有危險,可以把船開出去。

煙霞洞位於昆崳山西北隅,由一突兀岩石自然造化而成。洞室呈橢圓形,深7米,高3米,洞壁上刻“煙霞洞”三個大字。洞外,峰巒環抱,壑穀幽邃,杉柞掩映,危岩矗立,石徑回繞,逶迤多姿,奇秀壯觀。每當陰霾天氣,山頭白雲繚繞,滴翠浮青,雲海如浪,煙霧繚繞,並時有霞光出現,或明或暗,宛若煙霞縹緲,景色奇絕。古人詩雲“青天重疊水潺湲,聞到此處別有天。洞裏仙人何處去,煙霞風景自年年”。此洞僻靜清幽,背山傍水,藏風聚氣,曆來成為道人居士潛心修煉、講道闡玄之處。金大定七年(1167),鹹陽道士王重陽自終南山雲遊東下,聚徒講道於煙霞洞中,並收丘處機等七個弟子,號稱“北七真人”,以此為中心,在寧海(牟平)、文登、萊州等地傳道,創立了道教中的一個新的宗派——全真派。煙霞洞即成為創立教派的“洞天福地”。

“神清觀”在煙霞洞的東麵約300米,為道教全真教的發祥地,被奉為“道教全真祖庭”。

一路上全真教處處設有暗哨,看樣子如臨大敵。楊鵬舉對巡山道士說道:“我是張安石的弟子楊鵬舉,還請師兄通知一下掌門師尊。”楊鵬舉說來還是有點道理,如果他是張安石的弟子,那肯定比現在的掌門丘處機要低兩輩。

聽說是師伯王處一的弟子張安石的弟子,巡山道士不敢怠慢,忙道:“掌門師尊不在,他帶著十八個弟子到西域了,現在是張鵬舉師叔在代理掌門。”

楊鵬舉當然知道丘處機去西域了,他還知道張鵬舉本來也是其中之一,隻是要成行的時候,不知道什麼原因,他沒能成行,這是世人都知道的。隻不過張鵬舉為什麼沒能成行,在元儼看來,家裏總得還有個人看家。誠然全真教主張濟世救人,就算他們不欺負別人,別人難免不找他們的麻煩。而且他們的掌門丘處機還成了蒙古人的國師。

楊鵬舉有事要求張鵬舉,而且看在張安石麵上,他也得恭謹。他朝這個巡山弟子道:“煩請師兄知會代掌門師叔一聲。”

那人對張安石好像也很尊敬,忙進去傳話了。

不大會兒,就見一個道人從山上下來,看他的年齡也不大,三十來歲,舉手投足間,盡顯高手風凡,楊鵬舉知道此人定是丘處機的高足張鵬舉,忙上前行了個道士禮道:“掌門師叔好,在下張安石的弟子楊鵬舉,經過此地,特意前來拜見掌門師叔。”

張鵬舉忙回禮道:“楊幫主客氣了。如今天下誰不知道楊幫主的威名?想我張師兄有如此一個弟子,真是全真之幸。”

楊鵬舉不露神色,如今各大門派都希望有個揚名立萬的英雄,既然楊鵬舉是全真教門下,那全真教也就長臉了。但是事實上誰都知道,楊鵬舉根本算不上是張安石的弟子。楊鵬舉這樣話,當然有他的道理。楊鵬舉道:“師叔過獎了。”

張鵬舉見楊鵬舉如此客氣,他也不忙問後麵這群人的來路,現在江湖上傳得最多的就是這個楊鵬舉,既然他都認他是全真教的了,又是自己的師侄,這不是件高興的事嗎?於是張鵬舉忙請這一幹人等上“神清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