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鵬舉說道:“我不能走,除非你們能回答我心中的幾個疑問,要不我還得回去找元好問先生。” 元儼嘻嘻笑道:“你問吧?”
楊鵬舉說:“第一,楊鵬舉是不是和元好問的某個女兒有過婚約?”他本來想說我,但想想他現在是楊飛,也不知道是和哪一個有約,故此一問。
元儼又是一陣嘻嘻說:“不錯,那個楊鵬舉是和元好問大人家的元儼有個婚約。不過既然楊鵬舉也死,這門婚約自動解除。”
楊鵬舉不管解除不解除,他不叫楊鵬舉,說楊鵬舉也死也不為過,再說他也沒有見過元好問之女元儼,不知道是個什麼貨色,沒有了婚約更好。接著又問:“《滿江紅》中隱藏的地點和秘密是什麼?”
元儼說:“這就是我們正要去的地方。秘密隻有到了那裏才知道。”
楊鵬舉還想說什麼,隻見前麵飛奔來一騎,看樣子是丐幫中人。他見到萬世通,下馬來行禮道:“萬舵主,屬下許州分舵執法陳請,早上接到辛舵主急報,叫屬下火速通知你。”說完馬上遞上有三支鴿毛的小信。萬世通看完,臉色大變。元儼見萬世通神色有異,忙上前詢問。萬世通把信給元儼看,然後問陳請:“請問陳執法,此去襄陽和廬州那裏遠?”
陳請說:“都差不多的路程,隻是到襄陽路好走,宋金卻在交戰。而到廬州路不好走,卻沒有交戰。”楊鵬舉上前去看元儼手中的紙條,上麵寫道:你等到襄陽的行蹤也被發現,建議你護他們走廬州。
萬世通說:“那就走廬州吧。”
楊鵬舉說:“這宋金真沒救了,他們就不知道他們最大的敵人實際上是蒙古,還在這裏自相殘殺。” 元儼說:“金朝就應該打,相當年北宋時期包括山東、山西整個中原都是宋朝的領土。因為開禧北伐失敗,史彌遠由金宋叔侄之國改為伯侄之國,歲幣由20萬增為30萬;另加“犒軍銀”300萬兩,這是以往和議中從來沒有過的。金朝和蒙古交戰失敗後,不聯宋抗蒙,還要加大對宋的納貢。如今大宋不再向金稱臣、不再歲歲納貢,豈不快哉。”
楊鵬舉說:“我建議還是走襄陽。越亂越好過。”
陳請也說:“我看也有道理。打戰難民就多,流民自古以來就不好管理的。”
元儼也說:“正時,加上我們是小孩子,夾雜在難民中不會引起別人的注意。”
萬世通說:“你們說得都有道理,可是淮水如何過?”
陳請說:“整條淮水歸漕幫管,而這裏漕幫的管事我認識。”
萬世通說:“這樣就可以。”
一行人穿過金軍的防區,來到淮水,元儼對楊鵬舉說:“對麵就是襄陽。襄陽曾名襄樊,自古以來就人傑地靈,諸葛亮在襄陽城西13公裏處的古隆中寓居10年,傳為佳話的劉備‘三顧茅廬’和膾炙人口的‘隆中對’就發生在這裏。襄陽三麵環水一麵靠山,易守難攻,故為曆代兵家所看重。城池始建於漢周長7公裏護城河最寬處250米堪稱華夏第一城池自古就有“鐵打的襄陽”之說,憑山之峻,據江之險,沒有帝王之都的沉重,但借得一江春水,贏得十裏風光,外攬山水之秀,內得人文之勝,自古就是商賈彙聚之地。”
萬世通道:“梁姑娘果然博文強記,有你在,我就放心多了。看來清雲神尼沒有白培養。一會我們就不過河了。一路上,楊公子要多聽梁姑娘的。”
楊鵬舉經過這幾日的相處,也看出元儼不失為一才女,自是佩服得緊,當即答應。陳請聽說是清雲神尼的徒弟,不由多看了幾眼,他知道丐幫控情分舵親自過問,並以三根鴿毛發出最高機密的信息,許州分舵主特意叫他接應的,肯定不是一般人物,不過當他看到是兩個小孩子時,又一路納悶,卻又不敢過問,這時才聽得清楚。那這叫楊公子的人又是誰呢?
陳請到河邊,打了個呼哨,江對岸劃過來一葉輕舟,輕舟上一麵色黝黑、身材魁梧的壯漢,一根竹杆劃撥,沒多大會功夫就到近前。舟上那人還沒等舟靠岸,一抱拳朗聲說道:“陳執法今日也有空進河?” 陳請說:“不是我要過河,是我這兩位小輩,要到白馬寺為他死去的親人上香,故此打擾江管事。” 江管事道:“丐幫和漕幫從來沒有過節,這點小事,不足掛齒。何況是陳執法親自送過來的人。如果不是如今戰事又起,你也不用來找我。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