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慶祥說:“我不聽你在這裏胡攪蠻纏。都聽說此子三箭逼走楊貞,二箭射殺楊貞義兄完顏北海。此子不除,必是大患。拿下。”
楊鵬舉對馬肩龍說:“大哥,事至今日,全是我一手造成的。你也不要再說了,能死在自己人手裏比死在蒙古人手裏的好。”
馬肩龍說:“可是你是被冤枉的。”
楊鵬舉說:“完顏北海確實是我射殺的。我爺爺不放過我,我也明白,我也結過義了,知道義字當頭。”
馬肩龍說:“那是木華黎騙你說是蒙古叛徒你才出的手。不知者不怪。”
楊鵬舉說:“不用說了,馬將軍,綁我吧。”
馬慶祥哈哈大笑說:“果然是大丈夫所為,看不出你小小年紀竟然有如此胸襟,難得。實話對你說,我也是蒙古汪古部將,你的經曆我明白,你的心情我也明白。你應該知道木華黎那裏也有蒙古汪古部,我們都是經過國破家亡的,他們降了鐵木真,而我們選擇了繼續和鐵木真對抗。如果我要殺了你,不就少了位和鐵木真對抗的戰士了嗎?”
馬肩龍和楊鵬舉聽了都是又驚又喜,看來馬慶祥是試探楊鵬舉。
馬慶祥說:“好了,通關文諜我幫你辦,可是出了潼關就是你自己的事了。”
馬肩龍和楊鵬舉謝過馬慶祥。
馬慶祥讓二人就在府上休息一下,他到完顏仲元的將軍府去一趟,幫他辦通關文諜,因為隻有將軍府才可以辦。
馬肩龍說:“叔父,你不會給那個將軍說真實姓名吧?”
馬慶祥說:“你放心,完顏仲元也是漢人,本名郭仲元,金中都人,因抗蒙有功,賜姓完顏。隻是鵬舉不能用他的名字,我看這樣吧,嶽元帥字鵬舉,我想你父母都想你成為嶽元帥那樣的英雄,就叫你楊飛如何?”
楊鵬舉說:“好,全憑伯父作主。”
馬慶祥說:“好,你的歲數就寫十五吧,你現在的身高和體格就是說十五也不為過。至於戶籍,我看還是寫西夏興慶府吧。南宋向來和金不和。”
不大會兒,馬慶祥辦好通關文諜回轉,馬肩龍和楊鵬舉大喜。
馬慶祥對楊鵬舉說:“你此次到南宋,主要是要那個通關文諜,拿到手後,再從別的地方回金,就沒有人知道你的行蹤了,而你也少許多麻煩。是這樣的意思吧?”
楊鵬舉道:“我不知道。”
馬肩龍道:“張執法是這樣的意思。”
馬慶祥道:“那你們根本沒有必要去南宋。既然你是從西夏過來的,拿到這裏的通關文諜後,直接可以去洛陽。”
馬肩龍喜道:“如此不是少走許多冤枉路?”
楊鵬舉道:“鵬舉多謝將軍了。”
馬慶祥道:“都給你說叫楊飛了。”
楊鵬舉愧道:“楊飛感激涕零。”
馬慶祥道:“對,記住這個名字和你上麵的一切。”
馬慶祥接著又說:“你還得注意的是,憑我對木華黎的了解,他知道你不再投他,必定派人追殺你,你一路上得小心。路上盡快趕路,到了嵩山,到少林寺找誌隆禪師,我早些年和他有些交情,我與你修書一封,讓他傳你武功。學成後來我這裏,我這裏隨時歡迎你。另外,此去關山重重,我給你備了匹快馬,還有路上用的盤纏。”
馬肩龍也說:“四弟,我也在這裏等你,不管你什麼時候回來。”
楊鵬舉眼含熱淚,拜別二位,拿著通關文諜和盤纏,上馬直奔西安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