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翔,相傳秦穆公之女弄玉善於吹笛,引來善於吹簫的華山隱士簫史,知音相遇,終成眷屬,後乘鳳凰飛翔而去,唐時取此意更名鳳翔。是連接西北西南的交通要道,“南控斜褒,西達伊涼”,是“成周興王之地,嬴秦創霸之區”,曆代王朝都極為重視。由於宋金長時期在秦嶺西段對峙,西府重鎮鳳翔在金代備受重視,城郭屢加增築,常年駐屯大軍,儲存的給養遠供西北諸戰場,其在軍事上的重要性超過京兆府長安,為金國在西北的第一要塞。鳳翔城池高三丈,厚稱之,女牆悉以磚,周圍一十二裏三分,垛有1782個,門五,各有樓,箭樓48座。護城濠深二丈五,闊三丈,濠水起自城西北的鳳凰泉,繞城四周,合東門塔寺河流入渭河。楊鵬舉看到這樣雄壯的城牆,比起爺爺的那兩州,簡直就是小巫見到了大巫。
進了風翔,馬肩龍說:“張執法派我來,是因為我叔父馬慶祥在此守衛。我到他那裏拿到通關文諜後,你就可以出潼關了。”
楊鵬舉說:“還是張伯伯想得周到。就有勞大哥了。”
馬肩龍說:“說真的,以前我都想殺你而後快,可是後來我見你是個坦蕩磊落的人,也就和你結義。現在即成自家兄弟了,就不要說別的了。”楊鵬舉心生感激,也不再說什麼。
二人一路問過來,到了馬慶祥的府第。
聽說自家侄子來了,馬慶祥親自出門來迎接。楊鵬舉看見來人四十上下,麵白無須,給他的感覺到是一個文人,結果卻是員武將。
進了府第大廳,馬慶祥叫人上茶後不悅地說:“肩龍呀,你看你混到這個地步,連件像樣的衣服都沒有,讓人知道你是我侄子,我都麵上無光。”
馬肩龍說:“叔父,我是丐幫中人,隻能如此穿著。丐幫有訓,自食其力,方知甘苦。國泰民安,我等夙願。”
馬慶祥說:“丐幫到是義幫,不過你在丐幫終不是長久之計,再說丐幫始終成不了國之正統,沒有前途。我看要不然你還是到我下麵來任職吧。”
馬肩龍說:“承蒙叔父看得起,如今國難當頭,我可以在此幫叔父打點事務,但是我不能脫離丐幫。”
馬慶祥也想到一時半會說不服馬肩龍,這事日後再議也不遲,看到一起來的那個小叫化歲數小,卻英氣逼人,不禁奇道:“這小孩子是誰?也是丐幫中人?”
馬肩龍怕楊鵬舉說錯話,忙說:“是的,他是丐幫中人。今天侄兒來還有一事相求。”
馬慶祥愣了下說:“感情你今天不是特意來看我的?你說吧。”
馬肩龍說:“我想要一張通關文諜。你是知道的,南北丐幫互不相往來。”
馬慶祥問:“你到南宋做什麼?你不是說南北丐幫互不來往嗎?”
馬肩龍隻得說:“不是我要,是我義弟阿綽要。”他不敢說出楊鵬舉的名字。
馬慶祥問:“你義弟?阿綽?這應該是黨項人的名字呀,可是我看這小孩分明是個漢人。肩龍,你給我說實話,到底怎麼回事?”
馬肩龍一口咬定就是阿綽。
馬慶祥說:“你不要狡辯了,我已經知道他是誰了。來人,把這小孩拿下。”
馬上進來一批護衛,就要拿楊鵬舉。
馬肩龍馬上上前攔住護衛對馬慶祥說:“叔父,你不能這樣做。”
馬慶祥說:“是楊貞將軍通令全金,並附上他的畫相,要所有關口見到拿下。你還為一個賣國求榮的逆賊說情,他可是禍害了我們二萬多軍士的罪魁禍首。”
馬肩龍說:“叔父請你想一想,一個十歲的小孩子,他能做得到?這是蒙古的反間計,分明是嫁禍於楊鵬舉,就是要逼得他無處可去,重新回到木華黎那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