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二七章 飛機研發(四)(2 / 2)

肖建軍也道:“不僅僅是飛機研發組,還有裝甲車輛的製造車間,都應該從高劉汽車公司分離出來,這些都是軍事機密,雖然高劉汽車公司是公私合營企業,而且法人也是元老,但畢竟是一家以生產民用車輛為主的企業,飛機、坦克裝甲車輛這樣的軍工產品由這樣一家公司生產,確實不合適,而且也容易泄露技術機密。”

徐濟超道:“難到軍工產品不能由私人企業生產嗎!”

秦錚道:“軍工產品當然是可以由私人企業生產,但首先要加強管理,避免技術泄露,其次是要有自己的技術研發能力,而且飛機、坦克裝甲車輛本來也不是高劉汽車公司的經營項目,是當初我們為了節省費用,才先安排在高劉汽車公司,現在飛機、坦克裝甲車輛的生產規模都己經很大了,現在還放在高劉汽車公司裏,確實不妥當,應該把他們都分離出來。不僅是對飛機、坦克裝甲車輛的研發生產發展,對高劉汽車公司來說,也算是甩掉了一個大包袱,可以輕裝上陣,更好的發展。”

夏博海也點了點頭,道:“這幾年高劉汽車公司為了飛機、坦克裝甲車輛的研發工作,確實是幫了政*府很大的忙,雖然現在都要分離出來,但也要好好的補償他們,當然,如果他們對製造飛機、坦克裝甲車輛有興趣,也是可以提出申請,畢竟他們有這個基礎。”

徐濟超道:“說起來高劉汽車公司也沒有虧,這幾年因為飛機、坦克裝甲車輛的車間,給他們的補貼也不算了少,更不要說政策的扶植。而且他們生產的汽車一直不愁銷路,政*府也下了不少定單,算是很不錯了。”

王雲鵬道:“我到是聽說了,楊育新在上海也打算搞個汽車公司,現在正在拉元老入股投資,看來高劉汽車公司這是要遇到對手了。”

徐濟超道:“這樣也好,有競爭才有動力,老實說高劉汽車公司這些年有些不思進取了,不僅兩年多沒有出新車,而且生產規模也沒有怎麼擴大,每年的產量還是那麼多,我看就是沒有壓力,反正要買汽車就是他們一家,別無其他的分號,每年還有那麼多政*府的定單,因此也不愁銷路,當然就沒有動力繼續發展,所以再有一家汽車公司也好,給他們一點壓力。”

夏博海聽了,也點了點頭,道:“這確實是個問題,我也有一些了解,不僅僅是高劉汽車公司,還有不少元老開辦的企業,這兩年都有些停滯不前了,向楊育新這樣還在努力開拓新產業,發展事業的元老真的不太多啊!”

徐濟超也道:“是啊,本來就起點高,又有好政策,賺錢也容易,又沒有競爭對手,這躺著就把錢賺了,當然就沒有動力再繼續發展了。”

秦錚道:“大部份元老在舊時空其實都是普通人,都沒有太高的追求,隻是在這個時代獲得了發展的機遇,這幾年日子都過好了,事業也都做大了,這己經是在舊時空裏不可能達到的高度,所以不想再繼續努力,也是人之常情,說起來政*府也有責任,應該對這些個人創業的元老及時的進行引導。”

夏博海道:“光是引導隻怕是還不夠啊,我看還是要給這些個人創業的元老施加一些壓力,逼他們努力上進。”

肖建軍道:“怎麼樣才能給他們壓力。”

夏博海道:“首先是要把公辦的企業辦好,公辦企業好了,發展壯大了,就能夠給個人創業的元老帶來足夠的壓力;其次是扶植本土歸化民的企業,讓他們去和元老競爭,這樣才能逼元老不斷的努力上進,不斷的向前發展。”

秦錚也道:“對,是應該這樣刺激一下。”

王雲鵬道:“但是我卻擔心這樣一來,會不會削弱了元老的整體實力,這樣說可能不對,但事實卻是元老才是我們現在這個政*府的根基,雖然這些是個人創業的元老,但他們的事業發展了,也同樣能夠提升元老的整體實力,對我們政*府也是至關重要的,畢竟是經濟實力決定上層建築,而扶植歸化民的企業,讓他們去和元老競爭,本來本土歸化民就有龐大的人口優勢,如果再有政策的扶植,完全可以輕易的壓倒元老,到了那個時候,我們的政*府還能夠穩得局麵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