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雲鵬笑道:“這麼看來,說不定南方的督撫大員們會來找我們購買武器、軍火,這生意我們做不做?”
原來王雲鵬說的隻是一句玩笑話,那知還真的應驗了,在不到1個月的時間裏,袁世凱、張人駿、張名岐等人都先後派出使者來到上海,希望向華東政*府購買軍火。
溥偉占據了湖南之後,下一個目標果然就是雲南,派人到雲南去說勸錫良,歸順到溥偉政*府的旗下,而錫良到也沒有拒絕,不過他隻希望在名議上歸附溥偉政*府,但實質上仍然獨掌雲南的大權,也就是效枋清初時的三藩一樣,當個平南王,但溥偉則不能接受這個要求,隻能保證錫良繼續做雲南總督,不能封王。
於是雙方就互相的權力分配,進行談判。雖然分歧不小,但從大趨勢看,談成也是遲早的事情,無非也就是各讓一步,而一但錫良也歸順了溥偉政*府,那麼在理論上溥偉政*府將控製超過百萬平方公裏的地盤,人口達到8000餘萬眾,在南方無疑是一個龐然大物,因此南方的督撫大員也都感受到了巨大的壓力,即使是曾經南方最強的袁世凱,也不過隻控製著35萬平方公裏的地盤,人口也僅僅隻有3000多萬。
南方的督撫大員們自然不甘束手待斃,一方麵互相聯絡,加強互相的關係,並償試組成聯盟;另一方麵也都在擴充軍隊,準備打仗。但要擴充軍隊,就要有人有槍,人到是好辦,但槍到那裏去找。
袁世凱到了南京之後,就立刻著手改造擴大金陵製造局的規模,想把金陵製造局打造成自己的兵工廠,這一年多以來,也確實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現在金陵製造局的產能依然不能滿足袁世凱的需要,因為現在袁世凱手下的軍隊己達8萬5千餘人,編製了3個鎮5個協,另外還有5千餘水軍,單論兵力是南方各督撫大員中最強的,而且袁世凱治軍頗嚴,軍隊的日常訓練也都十分到位,因此對武器、彈藥的消耗也都極大,金陵製造局的產能隻能免強維持,但現在要準備與溥偉政*府的戰爭,就不夠了。
而袁世凱都是如此,其他的督撫大員自然就更是不行了,因此見效最快的辦法當然是隻有購買,但英法美等都己決定扶植溥偉,並且還向各督撫大員施壓,希望他們都能加入溥偉政*府,讓溥偉統一南方,自然不會賣給各督撫大員軍火。
日俄德三國到是想賣軍火,隻是各有各的困難,日本是受製於英法美三國,不敢明目張膽的賣軍火,隻能私下裏賣一些,但數量有限,而德俄二國則是離中國太遠,在中國也都沒有自己的勢範圍,來回一趟不僅廢時廢力,而且還有諸多的不便,因此都指望不上,唯一的買家就隻有華東政*府了。
華東政*府經過協商之後,決定來者不拒,一則是可以借賣軍火賺一筆;二則平衡南方的局勢,不使一方獨大;三則是讓南方陷入戰亂,為將來華東政*府揮兵南下創造有利條件。
不過也不是什麼軍火都買,500噸以上的軍艦、100毫米以上的大口徑火炮都不買;500噸以下的艦艇,中小口徑火炮、機槍等也都限製數量,隻有步槍、手槍等輕型武器,可以無限量的供應。這樣的決定,一方麵是控製南方的戰鬥規模;另一方麵也是為將來華東政*府揮兵南下,減少威脅。
當然對於袁世凱等人來說,這個時候能夠買得到武器就不錯了,還有什麼可挑的,於是當下袁世凱第一批就購買了2艘350噸級巡邏艇,2艘200噸級巡邏艇,30門75亳米野戰炮,50門60迫擊炮,5000支步槍,1000支手機,各種炮彈1500發,子彈30萬發;而張人駿、張名岐也都分別向華東政*府購買了20門75亳米野戰炮,以及10000支步槍,各種炮彈1000發,子彈30萬發。這樣一來,這幾個人的實力都大增,因此不覺底氣也足了不少。??
https://www.biqiuge8.com/book/1149/46977752.htm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qiuge8.com。筆趣閣手機版閱讀網址:m.biqiuge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