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定了南方督撫大員們的軍火買賣之後,華東政*府也沒有太關心南方的事情,畢竟現在華東政*府自己的事情不少,除了正式照常進行的經濟、工業建設之外,華東政*府的主要事情還是在外務方麵。
首先當然還在西北的方向,華東政*府對岑春煊、第七世章嘉活佛的勸降工作也有了結果,岑春煊和章嘉活佛對華東政*府的勸降發出了積極的回應,都表示願意加入華東政*府,避免戰爭的意向,但兩方也都提出了自己的要求,岑春煊要求由自己出任甘肅、新疆兩省的行政長官,並且擁有獨立的財政行政權力,以及軍事權力等。
而章嘉活佛的要求更多也更高,不僅要求保持青海原有政治製度不變,並允許青海自治,而且在青海自治權限範圍內,華東政*府不可幹預,當然在對外青海則必須與華東政*府共同一致。並且華東政*府不得在青海駐軍,守衛青海的軍隊由青海自己組建,如遇有外患,由青海自行抵禦,如需要協助時,由青海請華東政*府協助;青海的官員任命由自己選定,呈請華東政*府加以任命,但華東政*府無權幹涉,華東政*府可以派遣駐青海人員,但不超過0人,也並不得幹涉青海政務等等。
可以無論是岑春煊還章嘉活佛提出的條件都是非常過份,由其是章嘉活佛的條件,不僅是讓青海實際獨立,而且華東政*府對其的管理比清朝時還大有不如,華東政*府自然不會同意,因為華東政*府絕不會允許在自己的管轄區內,出現行政、經濟獨立的局麵,何況現在華東政*府處於一個強勢的地位,就更不可能接受這樣的條件了。
不過談判本來就是一個討價還價的過程,因此對方先開出一個高價也是可以理解,也就是漫要價,就地還錢。何況岑春煊、章嘉活佛這個時候都不完全是代表自己,而是代表著一個龐大的利益集團。
雖然岑春煊被人民軍擊敗,退守蘭州,但他畢競是甘陝總督,而且還有新君親口策封,因此這個時候甘肅新疆巡撫何彥升、新疆省布政使魏光燾、新疆提法使楊增新、伊犁將軍廣福、西寧辦事大臣慶恕等西北的主要官員依然奉立岑春煊為共主,同時還有一批拒絕承認華東政*府統治的蒙古權貴,如達爾罕王、陶古陶胡等人,在蒙古地區無法立足,隻能逃到甘肅來投靠岑春煊。
結果一時之間,蘭州群雄彙聚,這時己聚集了5、6萬軍隊,起碼從表麵上,岑春煊的實力相當可觀,但現在蘭州的軍隊成份複雜,分成好幾批勢力,互相之間並無隸屬關係,岑春煊實際能夠控製的隻是其中一部份,並沒有明顯的優勢,因此他也不可能完全依自己的意向行事,必須要照顧到其他勢力的利益。而歸降華東政*府,也並不是所有勢力都支持,有的就明確反對,而有的則是看歸降的條件而定,這也就給岑春煊照成了極大的製約。
而章嘉活佛所受的製約比岑春煊更大,雖然章嘉活佛的宗教地位不如其他三位活佛,但受清廷的扶植,政治地位十分顯赫,因此在他身邊已經形成了一批依附著他的人員,而且不乏掌握著一定實權人物,畢竟四大活佛都不是單純的宗教人士,都是政教合一,並掌握著相當俗世權力,但這些俗世的權力反過來又製約著這幾位活佛,因為活佛不可能直接管理世俗的事務,必須假手他人,這就使權力旁落,這樣互相牽製,使活佛盡管掌握著巨大的權力,但也不能完全按自己的意誌行事。
這也是岑春煊、章嘉活佛抬高要價的原因之一,畢竟他們必須要考慮身邊其他人的利益和想法。當然從積極的角度來看,起碼岑春煊和章嘉活佛都有與華東政*府談判的意向,這就是一個很好的現像,條件可以慢慢再談,反正華東政*府現在也不急,拿下了陝西之後,西北可以拒阻新甘青地區,向南可以脅迫四川,華東政*府在戰略上處於絕對的主動地位,暫時並沒有進軍的計劃,也不訪和岑春煊、章嘉活佛慢慢談,如果談得好,就和平解決;如果談不好,也沒關係,等華東政*府穩住了陝西、山西、蒙古地區之後,一個一個的進行武力征服。
而就在這時,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外交代表團也到達了青島,對華東政*府進行回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