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四七章 東南危機(十一)(2 / 2)

俄國人開出的條件不可謂不優厚,而且在名議上都是為岑春煊考慮,誠意十足,但岑春煊十分清楚,俄國人提出的要求是不懷好意的,修築鐵路、開礦是列強慣用的伎倆,修築的鐵路沿線、開礦的周邊地區,都將成為其勢力範圍,說穿了這就變像的賣國條約,因此是決對不能簽的,但俄國的支援還是要的,於是對俄國支援的步槍、馬匹岑春煊是卻之不恭,但簽條約的事件,不是左推右托,就是顧他而言,反正就是不正麵表態。

而俄國也不好和岑春煊來硬的,畢競現在俄國的實力己大不如前,沒有硬來的底氣,更為最要的是,如果真把岑春煊逼得急了,說不定會把岑春煊逼得投靠華東政*府去了,這次東南危機,浙江巡撫周馥就是因為被日本逼急了,最終帶著浙江一起,歸附了華東政*府,因此決不能把岑春煊也逼到這一步,隻能慢慢磨岑春煊。

不過就在這時,人民軍向陝西省發動了進攻。

原本按計劃,華東政*府是打算在下半年再進攻陝西省,而這段時間裏先將在山西省的統治局麵徹底穩定下來,這樣步步為營,穩紮穩打。

但新年之後,發生的上海金融危機,東南危機等也讓華東政*府警覺起來,看來敵對勢力不會讓華東政*府從容的執行戰略計劃,統一北方,因此在大戰略計劃不變的前提下,也應該進行一些調整,最大的變化就是居快拿下陝西省,並控製蒙古全境,將俄國勢力徹底趕出蒙古地區。

拿下陝西省,控製蒙古全境之後,北方的大局也就基本定下來,青新甘等地區屬於邊少地區,地廣人稀,人口資源都不足,由其是進入熱武器時代,馬克沁機槍的出現,昔日驍勇善戰的馬背民族就注定隻能向能歌善舞,熱情好客的方麵發展,因此敵對勢力可以憑這些地區的力量與華東政*府為敵,但已不足以影響北方的大局。

而華東政*府則可以陝西為基地,先完善西北軍區的編製,屯積物資,逐步向青新甘等地區擴張,層層推進,就算是有戰爭也是青新甘等地區進行,不會影響陝西以東的地區,同時還將開工修築連通西北到北京的鐵路,方便向西北調運人員物資,隻等合適的時機,就才以全麵進攻青新甘等地區。

於是人民軍才在陝西、蒙古兩線,同時發動了進攻。其實這兩線的人民軍都一直在準備戰鬥,因此接到了軍委的命令之後,立刻就發動了進攻。

不過在溥偉離開之後,岑春煊也估計到人民軍早晚都會進攻陝西省,因此一麵擴充軍隊,一麵在西安以東布置防線,在華陰、渭南兩地,布置了兩道防線,發動民役,修築了大量的防禦工事,並將自已全部的兵力都投入到這兩道防線上。應該說岑春煊對這兩道防線還是很有信心的,就算是不能抵擋人民軍的進攻,但至少也能守住幾天,並且給人民軍造成一些損失,或許還能守住陝西。

那知戰鬥一開始,結果就大出岑春煊的意料之外,僅僅一天的時間,華陰防線就被人民軍攻破,原來在戰爭開始,人民軍首先集中了600餘門火炮,對清軍的防線進行全火力覆蓋性的炮擊。清軍那裏見過這樣猛烈的炮擊,被炸得傷亡慘重,僅僅隻有15分鍾的炮擊,就有3000餘士兵當場陣亡,傷者更是不計其數,剩下的士兵那裏還敢留守在陣地裏,還不等人民軍進攻上來,就紛紛從陣地上撤退,結果等人民軍發動進攻,衝進清軍的陣地之後,隻發現數千留在陣地裏的傷兵,幾乎是不廢一槍一彈,人民軍就輕鬆的攻破了清軍的第一道防線。

而接到戰報之後,岑春煊也目瞪口呆,這才知道人民軍的厲害,能夠在遠東戰爭中擊敗英法俄日荷五國,絕不是饒幸的。那麼第一道防線就這麼失守了,第二道防線還用不用守呢!守,守得住嗎!不守,西安就直接麵對人民軍的兵鋒,又將如何應對呢!

就在岑春煊猶豫不決的時候,人民軍己馬不停蹄,向清軍的第二道防線發動了進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