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日本並不滿意華東政*府要求日本軍隊全部撤出福建,但也知道這是華東政*府的底線,華東政*府能允許溥儁政*府存在下去,就己經是很好的結果了,如果日本還不見好就收,把華東政*府弄得下不來台,真的和日本發動戰爭,那可就不好辦了。
要知道現在華東政*府的艦隊還在日本列島的沿海遊弋,而且日本的三個聯隊還在福建成為一支孤軍,一但真的開戰,日本絕對沒有勝算。何況現在溥儁政*府完全是依賴日本才能維持下去,在溥儁政*府中己有超過百名日本人任職,可以說溥儁政*府的軍政大權基本都在日本的掌控之中,另外這段時間裏,日本在福建也安插了大量的間諜,因此就算是將軍隊都撤出福建,也一樣能夠控製住溥儁政*府。那麼接受華東政*府的條件,也無不可。
雙方都接受了各自的條件,那麼後麵的事情也就好辦了,雙方很快就達成了一致協議,結束了東南危機。並且各有所得,當然也是各有所失。
首先是華東政*府占領了浙江省,地域又擴大了一塊,同時還收編北洋水師,並且再次贏得崇高的聲望,收獲可不小了,而所失的是暫時停止了西北的軍事行動,對華東政*府的戰略大局造成了一定的影響,當然總體來看影響並不大,畢竟這次還是沒有打起來。
其次日本的冒險也得到了不小的回報,不僅穩住了溥儁的皇位,盡管未能得到其他原清廷督撫大員的承認,但溥儁政*府卻基本在福建穩定下來,以後還大有利用的價值,同時日本還將福建納入了自己的勢力範圍,而且還讓英法美等國恢複對日本的經濟援助,也是收獲頗豐,但由於麵對華東政*府的戰爭威脅,日本不敢硬頂,最終還是選擇了妥協,令日本民眾十分不滿,由其是華東政*府的艦隊在日本周邊海域遊弋了近10天,一度甚到逼近到距離海岸1海裏內,但日本卻不敢主要開火,驅逐華東政*府的艦隊,在日本國民當然不能理內閣的苦衷,在他們看來,這簡就是奇恥大辱,因此紛紛指責內閣,讓西園寺公望內閣承受了巨大的壓力。
而英法美等國雖然盡力和平解決了東南危機,穩住了局麵,但卻付出了不小的代價,先是失去了浙江、福建二省,由其是浙江省,經濟發達,又有眾多的港口,英法美等國在浙江有不少利益,但被華東政*府占領之後,肯定是會大受損失的,而且為了遠東的大局,還不得恢複對日本的經濟援助,可以說是相當的憋屈,不過總算是維持住了遠東的大局,也不算是完全失敗。
各國當中,隻有俄國最為失落,從一開始俄國就是最支持日本的國家,並且不斷的指責華東政*府。不過俄國的目地是希望華東政*府和日本能真的打起來,並將華東政*府的注意力轉向中國南方,這樣可以降低俄國在遠東以及西伯利亞方麵的壓力,因為華東政*府不斷擴大在蒙古地區的實控區,不僅擠壓了俄國在蒙古地區的勢力,而且還嚴重威脅到了西伯利亞腹地,同時也為俄國侵入新疆地區爭取時間。至於中國南方怎麼樣,俄國就不管了,畢競俄國在中國南方沒有什麼利益所在。
那知日本雖然在開始的時候態度強硬,但最終還是選擇了妥協,不僅仗沒打起來,而且東南危機還得以和平解決,雖然這次東南危機讓華東政*府暫時放緩了在蒙古地區的軍事行動,但時間並不長,最終也沒有將華東政*府的注意力轉向南方,在東南危機解決之後,華東政*府必將重新進行在蒙古地區的軍事行動,甚致在西北地區也會發動新的軍事行動,這也會影響俄國在新疆地區的滲透。
其實在這段時間裏,俄國也沒有閑著,一直都在努力向新疆地區的滲透,隻是現在俄國的實力大損,擴張的力度也弱了不少,隻能依附於地方勢,在溥偉一行人離開西安之後,俄國就立刻派人與駐守陝西的岑春煊聯絡,一方麵表示俄國會給岑春煊全力的支持,幫助岑春煊抵抗人民軍的進攻,而且為了表示自己的誠意,還給岑春煊送來1000支步槍,100匹戰馬;而另一方麵,又要求和岑春煊簽定條約,能夠在新疆、青海修築鐵路、開礦的權利,當然理由是修好了鐵路,俄國的物資、軍隊都可以更為便利運到西安,支援岑春煊, 開礦則是可以增加陝新青地區的收入,為抵抗人民軍積累財富,俄國甚致表示,如果岑春煊願意簽定條約,可以單獨支付給岑春煊500萬盧布為報酬,還承諾如果抵攔不住人民軍,可以讓岑春煊逃入俄國躲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