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鮑威爾對M國人這種圓滑,不敢承擔風險的態度很不滿意,但現在各國確實需要M國銀行的貸款,畢竟M國銀行的經濟實力還是相當雄厚的,可以給各國提供足夠的資金,因此現在也不能得了M國人,先全力打贏這場經濟戰再說。於是鮑威爾又點了點頭,道:“非常感謝M國的支持,那麼各位還等什麼。”
隨後,上海的搶購物資,炒高物價也愈演愈烈,盡管上海市政*府將物價提升了近一倍,但依然抵擋不住各國的搶購狂潮,依然是物資一到上海,就立刻被搶購一空。而物資一購到手,立刻以翻一倍的標價出售,因為這時確實有許多商人向銀行貸款,參與搶購炒高物價,但貸款是要償還的,並且還要支付利息,而這些費用自然要從這次的投機中賺回來。
當然各國的銀行也為各國的商人貸款提供了許多便利,減化了貸款的手續,由其是M國銀行,一改此前的低調,提供的貸款最多。畢竟隻提供貸款,而不參與搶購、炒高物價,基本是穩賺不賠的生意。這也是M國駐青城領事館對M國商人的警告,不讚成他們冒險,否責後果領事館蓋不負責。但總有些商人耐不住寂莫,何況這時搶購、炒高物價的勢頭正猛,米紗布煤等日用生活物資價格指數己經被抬到正常價格的6、7倍了,因此也有不少M國商人不顧領事館的警告,也參與其中。
同時在滬市周邊的地區,也有大量的外國商人被吸引到滬市來,更有甚者,還有一些其他地方的商人也都聞迅趕到參與,一來是想趁著這個機會,撈一筆;二來也是希望讓華東政*府吃一個憋。
而且讓各國有些意外的是,這一次滬市市政*府並沒有采用任何的常規手段,隻是將各種日用生活物資一批一批的運到滬市,似乎徒勞無功的填一個無底洞。
不過滬市市政*府這次的態度到是讓一部份滬市本土的商人蠢蠢欲動起來,畢竟這樣的投機機會十分難得,從滬市市政*府手裏買下的物資,立馬就可以至少翻一倍,而且這個翻一倍的價格,己是正常價格的三倍左右了,這300%的利潤,也足以讓人冒險去搏一把了。
盡管盛宣懷、張謇等滬市商界的大佬再三的警告滬市的其他商人,在這個時候,千萬要穩住勁、沉住氣,不要輕易有所行動,由其是與政*府作對的行動,否則後果決不是他們承受得起的,但還是有少量商人利令智暈,終於忍不住下場參與進來。
這時趙維忠也沒有離開滬市,一方麵幫著滬市市政*府維持,另一方麵也打算看看這場經濟戰的最終結果,不過他和華東政*府的關係畢竟不同一般,現在又有親屬關係,因此也知道不少內部消息,對這場經濟戰的進展,結果也比其他人看得更為清晰。而看到有些滬市本土商人利令智暈,終於忍不住下場參與。趙維忠隻能歎氣,這就叫天作孽,由可恕,自作孽,不可活。
當然趙維忠到是不擔心別人,隻擔心韓家這次又犯了糊塗,上次韓家參與擠兌銀元,自己還能想辦法旋,但這次如果再參與進來,自己可就救不了韓家了。因此趙維忠帶著韓玉屏,又拜訪韓家,再次向韓廷平發出警告,千萬別去趟這灘渾水,否則出了事情,自己概不負責,韓玉屏甚致說,如果這次韓家不聽勸告,再參與其中,自己就和韓家徹底斷絕關係,以免被韓家連累了。
應該說趙維忠的警告來得相當極,因為這時韓家的幾個小輩也確實有些蠢蠢欲動,畢竟在他們看來,發大財的機會就在眼前,這可是機不可失,失不再來的,而韓廷平也有些耳軟心活,被幾個子侄一鼓動,也有些動了心,如果沒有趙維忠的警告,說不定就行動了。
而趙維忠、韓玉屏這番聲色俱厲的警告,終於讓韓廷平清醒了過來,這油鍋裏撈錢的事情,確實不能做,因此也嚴厲的警告家人,都不許參與搶購、炒高物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