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二六章 滬市博奕(八)(1 / 2)

“各位,我要向各位公布一個好消息,今天剛剛收到的消息,上海市政*府的新一批上市的物資,終於提價了。”

“是嗎!那可真是太好了。”

“這說明滬市政*府己經扛不住了,隻能提價。”

“對呀,看來我們這一次是很有希望打贏這一仗啊。”

...... ...... ......

等議論的聲音稍稍平息了一些之後,鮑威爾才又道:“當然,現在我們隻能算是取得了一定的優勢,離最終的勝利還有一段距離,因此我們必須還要繼續努力,不能給華東政*府任何喘息的機會,在這個戰場上徹底將華東政*府打翻在地,我堅信,最後的勝利,必然是屬於我們的。”

鮑威爾的話說完之後,立刻就贏得了一片掌聲。

原來這時青城方麵己連續給滬市運去了三批物資,加上從各地直接支援的物資,共計達大米25000餘噸,綿紗15000千餘件,綿布8萬餘匹,煤碳6000餘噸,各類小五金件16萬餘件,而且滬市市政*府均是以新年時物價指數左右的低價位上市出售,但這些物資一到達滬市,都無一例外的被以各國商人為代表的炒家們搶購一空,有的還不等上市,就在碼頭的時候,己有人來購買,因此滬市的物價始終還是被抬到一個高位,降不下來。

而新一批的物資到達滬市之後,滬市市政*府終於沒有再堅持原來的底位價格,而是將價格提升到擠兌銀元時期的高位,也就是總體物價指數在2左右,而米紗布煤等日用生活物資價格指數則達到3左右,雖然這個價格比以各國商人為代表的炒家們抬升起來的價格還有相當的差距,但比原來滬市市政*府堅持的底位價格,也己經抬高了近一倍。而在各國看來,這表明華東政*府己經開始難以為繼了,因此不得不跟著抬高物價,增加各國繼續搶購物資,炒高物價的成本。

雖然這時還不能確定華東政*府就徹底輸掉了這場經濟戰爭,但無疑是給各國打了一針強心劑,而且這時各國商人為了搶購物資己經投入了大量的資金,也需要一個利好消息來刺激一下,同時鮑威爾也需求借這個好消息,提高自己的聲望,因此又招集各國的南京領事,為他們繼續打氣加油。

鮑威爾接著又道:“不過雖然現在的局麵對我們有利,但我認為離華東政*府徹底失敗,還有一段距離,因此在這個時候,甚致華東政*府會釆取一些非常規的手段,就像在擠兌銀元的時候那樣,但我們決不能放鬆,更不能被華東政*府的非常規手段嚇住,必須堅持到底,不給華東政*府以任何的喘息之機。”

原來這幾天鮑威爾也認真反思了擠兌銀元失敗的原因,除了華東政*府鼓動元老以及滬市的本土商人出麵兌換紙幣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參與擠兌銀元的各國公司遭到滬市市政*府的處罰之後,也嚇退了許多打算繼續跟進的各國公司,結果就造成了在擠兌銀元的後期,各國商人不敢下場擠兌銀元,讓元老以及滬市的本土商人將風向帶偏,最終翻盤。因此鮑威爾在反思時就想到過,如果當時各國公司不懼怕滬市市政*府的處罰,堅持繼續擠兌銀元,那麼那一戰的勝負,還真未可知。

這次各國再次出手,搶購物資,炒高上海物價,現在華東政*府己力有不逮,因此上海市政*府很可能又會釆取一些非常規的手段,來阻嚇各國的商人,鮑威爾也需要先給眾人打一劑預防針,這一次可千萬不要再被滬市市政*府的非常規手段給嚇住了。

克萊蒙多道:“閣下,但現在我們有不少商人向我反應,資金己經出現了斷裂的危險了。”

鮑威爾點了點頭,道:“這個問題我也想過,資金確實是我們麵對的最大問題,但我們必須克服這個難題,我想解決的辦法有兩個,一是招集更多的商人,由其是滬市周邊地區的商人加入進來,二是向銀行進行貸款,我們各國的銀行在這方麵應該多給商人一些支持才行。”

其他人聽了,也都點點頭,表示同意。畢競在歐洲國家,從銀行貨款經營、投資是很常有的事情。

這時M國領事傑克遜道:“各位,我們M國的銀行可以保證,向各國的商人提供優惠的貸款業務。”

鮑威爾心裏對M國在這次經濟戰中的表現十分不屑,在擠兌銀元時,M國根本沒有幾家公司下場,這也是鮑威爾反思擠兌銀元失敗的原因之一,如果M國的公司在擠兌銀元時,投入再大一點,結局也許就又不同了。而這次搶購物資,炒高上海物價,參與的M國公司到是比擠兌銀元時多了幾家,但和其他兩國,以及M國自身的經濟實力相比,仍然是太少了。鮑威爾當然知道M國人的用意,無非就是保存實力,持幣觀望,在結局不明朗之前,決不輕易選邊,兩頭都不得罪。而現在傑克遜主動提出,M國的銀行願意給各國提供貸款,則是看準了給各國提供貨款不會承擔風險,到時候隻管收取利息就行了,自己永遠立於不敗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