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八五章 南線(五)(2 / 2)

袁克定聽得連連點頭,這些曆史知識他自然都知道,而現在的局麵不是和東晉、南宋、仍至於南明時期差不多嗎?

楊度看了看袁克定依然不懂的表情,道:“大公子可不要忘了,清廷原是異族入主中原,而華東政*府自稱是前朝後裔,海外遺民,華夏子孫。”

袁克定怔了一怔,這才明白楊度的意思,南渡的朝廷能夠成立,形成南北對持,前提條件是南渡的是漢族,隻有這樣才能激起南方漢族的同仇敵愾之氣,建立新朝,而占據中原的異族則由於對中原的統治基礎不穩,也無力再繼續向南進攻,最終隻能和南渡的漢族朝廷長期並存下去。

但現在南渡的清廷本身就是異族,而占據北方、中原的華東政*府是由一群自稱前朝海外遺民的人建立,而組建的軍隊、任用的中下層官員基本是以漢族為主體,因此也可以視為一個漢族的王朝,雖然袁克定不懂在後世有一句吐槽這種局麵的話,叫“拿錯了劇本”,但也知道這個情況不對,不能用曆史經驗來硬套。

楊度接著又道:“溥儁之父瑞親王載漪,在庚子年間,隻為其子繼承帝位,便極力鼓動太後重用義和團,與各國交惡開戰,最終導致了庚子國變,京師失守,兩宮西狩,因此庚子國變,首惡便是載漪,雖然兩宮回京之後,並未懲處,但早己是聲名掃地,無人問津了,而現在立他之子為新君,又豈能服眾,如不能服眾,又何以挾天子以令諸侯呢。何況載漪貪權好利,而又目光短漸,見利忘義,他的兒子繼承了帝位,又豈會甘心將攝政王一職讓與慰帥嗎?再有日本小國,眼界狹窄,且貪得無厭,毫無信義,非可信任之國,而且此次日本隱瞞列國,力推溥儁為帝,其心若何,路人皆知,隻是此事關係重大,又是豈能瞞得住的,到時候各國俱知此事,且看日本如何收場,奉立溥儁為帝,又有利哉。慰帥隻怕是早己洞若觀火,又豈會鑽入這個套中。”

袁世凱哈哈大笑,道:“皙子啊皙子,我是想了一夜,才想清楚這其中的利弊得失,你才剛剛聽說,就能夠如此洞察一切,能得皙子相助,實在是袁某之幸啊!”

楊度道:“慰帥過講了。”

袁世凱又對袁克定道:“明白了呢?天下掉餡餅,那有那樣的好事,以後遇到這種事情,要多動動腦子,也多向楊先生請教。”

袁克定一臉愧色,道:“多謝爹,多謝楊先生的教晦。”

袁世凱又問楊度道:“皙子,你看我是否該將此事告訴給英法諸國,或是華東政*府呢!”

楊度搖了搖頭,道:“不可,如此一來,必然得罪日本,島國之人心胸狹隘,瞠目必報,我們縱然不可與其為伍,但也不可輕易得罪。慰帥隻管推托,也就是了。何況此事關係重大,各國亦非善類,豈有不無查覺之理,到時候隻管讓他們去理論,我們卻坐觀成敗,靜候結果,兩邊都不可得罪。”

袁世凱點了點頭,道:“還是皙子想得周道,好,明天我就招見日本領事,向他當麵推辭。”

於是就在次日,袁世凱正式招見小田徹二郎,道:“領事先生的建議,本官已認真考慮過,承蒙日本看重,本官不勝榮幸,隻是本官非是宗室皇族,又非托孤重臣,仍是一介外巨,無德無能,奉立新君之舉,實在不敢為,因此還請領事先生見諒。”

聽了袁世凱的話之後,小田徹二郎也大感意外,原來他前天和袁世凱交談之後,自我感覺非常好,甚致認為袁世凱心裏早就同意了,隻是出於謹慎才拒絕,今天接到了袁世凱的招見通知後,小田徹二郎認為大事己定,於是興衝衝的來見袁世凱,那知得到卻是袁世凱拒絕的消息。也不由得有些著急,道:“總督閣下,成大事者應當不拘小節,如今天下大亂,正是英雄用武之地,如果總督閣下如此瞻前顧後,為虛名所累,隻怕是錯失良機,日後悔之晚矣啊!”

袁世凱連連搖頭,道:“本官心意己決,萬死也不敢從命,如果有他人願意奉立新君,袁某甘願聽從。”

見袁世凱說得如此堅決,小田徹二郎也不好再說什麼,想了一想,隻能無奈道:“好吧,既然是總督閣下心意己決,也不能強求,不過此事還請總督閣下嚴守機密,不可外傳。”

袁世凱嗬嗬笑道:“那是自然,請領事先生盡管放心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