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世昌冷笑了一聲,道:“通州、保定之軍,均為敗軍,又何足言勇再戰!至於各國皆非可靠之輩,豈能引以為援,何況遠東一戰,英法俄日荷五國之兵,尚且不是偽逆的對手,又如何能夠指望。”
溥偉說不過徐世昌,不由得有些羞惱成怒,道:“我看你分明就是偽逆的同黨。”
徐世昌也不甘示弱,道:“王爺,如今皇上、太後皆陷入偽逆之手,朝夕難保,你們不思如何解救,卻一味求戰,陷皇上、太後於危地,其心可誅也。”
這句話說得確實太重了,善耆、溥偉都不禁又驚又怒,善耆指著徐世昌道:“徐世昌,你…你血口噴人。”
溥偉幹脆挽起袖子,趕上來要撕打徐世昌,幸好是被眾人一起攔住,不過整個軍機處也亂成了一團。張之洞急得都快要吐血了,連聲道:“都住手,都住手,這都成什麼樣子,成什麼樣子了。”
其實徐世昌的建議,在場的許多人心裏都是讚成的,由其是漢臣,幾手都要高舉雙手同意了,因為他們都不願陪清廷殉葬,因此現在投降,當然是再好也不過,至少每個人都能保住身家性命,甚致也包括一部份滿大臣,也是這樣想的,隻是誰都不敢說出來。隻有宗室才對清廷就這樣被滅亡了覺得不甘心,還想要搶救一下,當然這也符合人性,對於宗室來說,大清江山就是自己家的產業,現在自家的產業要被別人搶去了,自然不會甘心情願的。
而徐世昌這樣做當然是有意為之,一來是現在大勢所趨,不可更改;二來徐世昌不是張之洞,他對清廷並無太深厚的感情,既然改朝換代己不可避免,自然就要為自己打算,因此首先提出向華東政*府投降,將來說不定就是自己的一個重要資曆。
好不容易,眾人才把溥偉給勸住了,溥偉指著徐世昌道:“隻要有我溥偉在,大清就絕不亡。” 說著,一甩袖子,怒氣衝衝的走出了軍機處。而善耆、溥倫、毓朗,載澤等人,也都跟著一起離隻,隻有載濤、載洵沒有走。
原來清廷的宗室也不是鐵一塊,同樣是有派係之分,其中是以醇親王載灃為一係,主要成員是載濤、載洵,他們都是兄弟,本身的材智並不高,但很受慈禧的看重,因為上一代醇親王奕譞的福晉葉赫那拉•婉貞,是慈禧的胞妹,雖然載灃、載濤、載洵並非婉貞親生,但也算婉貞的子女,而且載灃的福晉瓜爾佳氏,是慈禧最信任的心腹重臣榮祿之女,因此慈禧愛屋及烏,對載灃兄弟也就另眼相看,並著力培養,委以重任。當然這也和載灃的性格較為軟弱,容易控製有重要的關係。
另一係則是以原肅親王善耆、恭親王溥偉為首,包括毓朗,載澤、鐵良、良弼、蔭昌等人,這些人中,算是有些幹練之材,但也頗受慈禧的忌殫,善耆、溥偉基本不受重用,毓朗、鐵良、良弼、蔭昌雖然也有委以重任,但多是為了平衡滿漢,而且多有防範,並經常變換職務,不使其扶植自己的勢力。不過這一群人畢竟都是宗室,因此影響力很大。
還有一係是瑞親王載漪,莊親王載勳,這一係在庚子國變時頗受慈禧的重用,載漪之子溥儁甚致被立為大阿哥,成了光緒的繼承人,但八國聯軍攻破北京,慈禧、光緒倉惶出逃,雖然載漪、載勳並未如另一時空的曆史那般被清算,但也從此失去了慈禧的信任,溥儁也被革去了大阿哥的頭街,因此現在這一係己經失勢,無人理采。
最後一係則是慶親王奕劻,這一係雖然人單勢孤,但奕劻善於經營,對內討好慈禧,對外又和李鴻章、袁世凱這樣的漢臣,因此成為宗室中的另類。慈禧在位時,奕劻的地位自然是舉足重輕,不容小視,而一但慈禧失勢,這一係人丁單薄的弱點就暴露無遺,何況是現在奕劻和慈禧、光緒一樣,成了華東政*府的俘虜,所以現在奕劻這一係也己消聲滅跡,還不如載漪、載勳那一係。
善耆、溥偉帶人離開之後,徐世昌轉向張之洞道:“香帥,如今這時候,還是要您來拿主意啊,但可千萬不要自誤啊!”
張之洞苦笑了一聲,道:“菊人啊,你這可是把老夫架在火上烤啊。”
而就在兩人正說話之間,忽然有人送來了緊急軍情,通州失守,而在不到3個小時之後,保定失守的消息也送到了軍機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