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博海點了點頭,道:“先就這樣決定吧,以後再看具體情況而定。另外人都抓住了,北京也”
這時王雲鵬道:“現在人是都抓住了,但北京還沒有拿下來,畢竟北京還是淸廷的都城,從理論上來說,現在還可以從清廷的室宗中選一個人稱帝,延續清廷,因此隻要是還沒有拿下北京,清廷就不算是徹底滅亡,我看進攻北京的行動還是要加緊一點,免得夜長夢多。”
秦錚道:“我看進攻北京到未必用武力,如果能夠和平拿下北京,當然再好也不過,畢竟可以避戰爭對北京城造成的損壞,這座城市幾乎可都是文物。而且實現和平接收北京的可能性還是很大的,現在北京城裏主事的人是張之洞,我看他雖然有些書生意氣,但也並不是那種能清廷殉葬的人,因此可以讓我們的人和張之洞接觸,曉以大義,勸他開城投降,避免損失。”
徐濟超道:“隻由我們的人和張之洞接觸,恐怕還差了一點,最好是有個中間人去傳話,並且勸說張之洞,這樣效果要更好一些,我覺得讓唐紹儀去很合適。”
唐紹儀是淸廷參加天津談判的清廷代表之一,在天津新城被人民軍攻破之後,成了俘虜。不過唐紹儀和袁世凱的關係密切,而現在華東政*府和袁世凱的關係良好,因此看在袁世凱的麵子上,沒有為難唐紹儀,還有意釋放唐紹儀去南京,不過唐紹儀和袁世凱通了幾次電報之後,決定留在天津,畢競現在唐紹儀還是清廷的官員,在這一仗還沒有最終結果之前,不宜去南京,而且唐紹儀留在天津,也可以估作為袁世凱在華東政*府的一個非正式代表,可以代表袁世凱和華東政*府進行交流溝通。
袁世凱這樣安排,當然是知道這次華東政*府是玩真的要徹底滅亡清廷,而在這個時代的大巨變中,自己想要在其中占有一席之地,不僅要及時的了解華東政*府的動向,而且還要有人近距離的觀察巨變的經過,並及時的反饋給自己,才好確定自己的下一步打算。現在北京有徐世昌在,到不用擔心,如果讓唐紹儀留在天津,隨華東政*府一起行動,也可以替自己觀察華東政*府的動向,這樣雙管齊下,自己也可以全麵掌控時代巨變的情況。
而唐紹儀接受這個差事,雖然是在為袁世凱效力,但也有很大程度是為了自己考慮,畢竟到了這個時候,隻要是稍微有一點頭腦的人都知道,清廷決不是華東政*府的對手,改朝換代不僅不可避免,而且就在眼前,盡管唐紹儀和袁世凱的關係密切,但畢競還沒有達到生死之交的地步,而在這個時代的大變局中,他首先還是為自己的利益考慮。此前唐紹儀和華東政*府並無交集,但現在正好可以借這個機會,和華東政*府建立良好的關係,將來自然是有受益的時候。
華東政*府經過討論之後,也認為這個安排可以接受,一來是袁世凱的關係,現在還需要穩住袁世凱,因此也不宜拒絕;二來唐紹儀畢競還是清廷的官員,這個身份在以後也許還能用得上,而現在正是可以用上唐紹儀的時候。
夏博海道:“唐紹儀到是個合適的人選,不還現在就派他去和張之洞接觸,我看還早了一點。張之洞現在雖然是北京的主事人,但他的經曆主要是在地方上,在北京的根基並不深,現在葉赫那拉氏和載湉都被我們俘虜了,清廷宗室和滿族權貴未必服他,而且通州、保定都還在清朝的手裏,因此清廷宗室和滿族權也未必就會死心,我看還是先攻下通州、保定,徹底斷決了他的幻想,再派唐紹儀去北京勸說張之洞。”
肖建軍道:“進攻通州、保定不是大問題,明天就可以開始。”
夏博海道:“那就好。”
這時王雲鵬道:“雖然我們現在還沒攻占北京,但也隻是時間問題,無非就是張之洞願意投降,我們就和平接收北京;如果張之洞拒絕投降,那麼我們就以武力攻占北京,因此我們現在也應該著手準備接管北京之後的管理工作了。”
徐濟超道:“北京的行政班子不是早就搭建好了嗎?還需要準備什麼?”
華東政*府確實是早就準備好了接管北京的管理工作,北京市長的人選都己經確定下來,就是現任青島市長曾東,他本來華東政*府著力培養的年輕官員之一,在擔任青島市長之前,還擔任過一段時間的濟南市長,有十分豐富的管理大城市的工作經驗,而給曾東配備的行政班底共有56人,元老16名,本土歸化民40人,基本都是經驗豐富,並且年富力強的人。同時還有一支為數500餘人的國民警衛隊,負責到任之後,管理北京的治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