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六七章 清廷末日(十一)(1 / 2)

“抓住了,都抓住了,不僅抓住了慈禧和光緒,順道還抓住了兩個親王,這可是買二送二的好消息啊。”

“那可太好了,現在慈禧和光緒的身體情況怎麼樣?”

“四方的軍醫己經檢查過了,大體都還好,不過慈禧畢競是70多歲的老人,雖然平時保養得很好,身體機能肯定不比年輕人,而且又多少受了點驚嚇,但並不嚴重,靜養一段時間也就好了;反到是光緒,盡管他還不到40年,但身體情況還不如慈禧,呼吸道、消化道、肺部都不好,而且還有比較嚴重的抑鬱症,當然還沒有達到危及生命的地步,現在這兩個人都在四方的醫院裏接受治療。”

“嗯,告訴四方那邊,用最好的醫療條件治療這兩個人,有什麼需要可以向青島這邊申請,雖然他們是俘虜,但卻是重要的俘虜,活的比死的對我們更有用,因此現在我們需要他們的健康。另外在生活上,也可以盡量照顧一點,可以留幾個太監宮女在他們身邊伺候著。”

“不過我們也不能太牽就了他們了,現在他們己經不再是皇帝和太後,而是我們的俘虜,抓他們回來,可不是要供起來,不然讓戰士們怎麼想。基本的照顧可以,但不能太特殊,慈禧算是老太太,留1個宮女、1個太監照顧就行了;光緒還年輕,給他安排個太監就行,宮女就免了,另外要先說清楚,安排的人隻是照顧他們的生活,不再是他們的奴才,不許安排他們做過份的事情,更不許打罵。”

“還有一點,即然現在大清都己經完了,那麼慈禧、光緒,太後、皇帝這些稱呼,也就應該都成為曆史,因此以後無論是文件,還裏言語中,這些稱呼都不應該再存在了,慈禧的正確稱呼是葉赫那拉氏,而光緒的稱呼是載湉,或者是愛新覺羅載湉,不要再弄錯了。”

“很對,把稱呼規範下來,這是很有必要的。”

原來華東政*府的特種部隊俘虜了慈禧、光緒、慶親王奕劻、醇親王載灃等人,撤回四方火車站軍營。雖然載濤率領駐守頤和園的軍隊趕來救援,但遭到了人民軍阻擊部隊的頑強抵抗。盡管清軍的人數要遠多於人民軍,但士兵的素質,軍官的指揮能力都遠不及人民軍,而且由於清軍來得匆忙,士兵隻帶了隨身的步槍武器,而人民軍的火力也要遠強於清軍,由其是人民軍配備的60迫擊炮,給清軍造成了極大的威脅,一來是火炮的殺傷力比槍械要大得多,迫擊炮也不例外;二來清軍的士兵大多未經曆過實戰,幾輪炮擊下來,被炸得死傷慘重,其他的清兵見了,都嚇得魂飛天外,紛紛後撤。連載濤也遏製不住。

好在是人民軍也並不緊逼,畢竟現在不是和清軍爭勇鬥勝的時候,因此也順勢脫離了戰鬥,從戰場撤離,去追擊前麵的部隊。

清軍後退了3、4公裏,但由於人民軍並未追擊,因此也止住了後退,畢竟這支清軍也受過新式軍隊的訓練,比一般的清軍隊伍還是要強一些。載濤見人民軍沒有追擊,一麵收隴隊伍,一麵又派人回去察看,結果得出回報,人民軍己經從定慧寺全部撤退了。

於是載濤又帶著隊伍回到定慧寺去查看,這時當然是沒有人民軍,但卻找到了一些慈禧、光緒的衛兵、太監,並在寺內發現了戴鴻慈、蔭昌的屍身,其中戴鴻慈是中彈身亡,而蔭昌卻是自盡的。另外從衛兵、太監的口裏得知,慈禧、光緒己經被人民軍抓走。

載濤聽了之後,雖然心裏焦急,但也不敢追擊,一來是人民軍己經走遠了,這時再追也難以趕上;二來剛才一戰,也讓載濤知道人民軍的厲害,也沒有勇氣追擊。

於是在思索再三之後,載濤隻能帶領軍隊,回到北京城裏,和留守的大臣們協商如果救出慈禧、光緒。

而阻擊部隊追上前麵的部隊,順利的回到了四方火車站軍營,而且在回程的路上,又俘虜了一些待衛太監。最須這一次出擊,共計俘虜了52人,除了慈禧、光緒、慶親王奕劻、醇親王載灃,慈禧的貼身女官德齡,待女榮兒,慶親王奕劻的女兒四格格,光緒的皇後隆裕、堇妃,以及太監總管李蓮英等這些算是有名的人物之外,另外還有12名太監、8名宮女,13名待衛,9名士兵。再加上主動向人民軍投降的太監黃錦,一共是53人。

抓捕的人員不多,主要是因為人民軍是突擊作戰,不可能抓捕太多的俘虜,否則這一戰完全可俘虜數百人,但該抓的人都抓到了,因此也可以算是一次相當成功的特種作戰。

這時負責東麵攻的人民軍第11野戰軍35師已經全部進駐四方火車站附近,並將指揮部設在四方火車站,而21師則進駐在通州附近,牽製駐守通州的清軍,同時全線控製了京津線,並己向四方軍營運送了2列火車的物資補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