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二七章 清廷求和(十)(2 / 2)

即使最終的結果是雙方組成聯合**,則清廷必然會在這個**中有發言權,自然可以要求華東**在土地製度方麵做出改變;而如果是南北分治,那就更好了,因此整個南方都可以避開華東**的土地製度,而北方雖然躲不過去,但畢競現在中國的經濟中心還是在南方,而且華東**的大部份領土都在北方,清廷僅僅隻能控製份河北、以及山西、陝西這三個省。隻能自求多福了。

可以清廷的和談要求一經提出,又有各國的支持,再加上輿論的推波助瀾,於是很快就形成了一股風潮,幾乎己經不容得華東**拒絕了。

果然,時間不上,華東**就公開發布了自已的回應,表示華東**願意和清廷進行談判,以和平解決雙方之間的敵對局麵,避免戰爭。但華東**隻能接受以雙方組成聯合**為基礎的談判,而拒絕南北分治,理由是中國自古以來是南北合一的整體,曆史上雖然會出現南北對持的局麵,但都是暫時現像,最終都歸於南北統一,華東**決不會做國家分裂的罪人,因此絕不會選擇南北分治的方案;其實是華東**拒絕各國的調解與說和,因為這次和平談判是中國的內部事務,而且中國人也完全有能力解決好自己的事情,因此沒有必讓外部國家參與。

華東**的聲明發布之後,又展開了輿論上的反擊,一方在發表支持華東**聲明的文章,任何企圖分裂國家,以及引入外部勢力的行為都是賣國行為,隻有華東**的方案才是真正的尋求和平解決目前的敵對狀傑丶,避免戰爭的正確方法。

也有文章指出,對清廷的誠意表示懷疑,認為和平談判能否成功,組成聯合**,最主要的原因在於清廷能否放棄自身的權力,因為華東**的成功,己經證明了他們在治國理政方麵的能力,如果雙方要組成聯合**,清廷必須心甘情願將權力交給華東**的領導者,讓他們全麵負責中國政治事務,這樣中國的富強也就指日可待。但以清廷掌權者的心性,恐怕很難情願將手裏的權力交出來,因此和平談判能否成功,機率並不大。

顯然華東**的反應是清廷所預料未及的,因為從慈禧的心裏來說,是希望選擇南北分治的,組成聯合**,不僅是清廷難以從中分到足夠的權力,而且慈禧自身都難以得到保全,畢竟她在名議上隻是一個皇太後,而不是皇帝。慈禧原來的算盤是,在談判中就組成聯合**這一條故意不讓步,將談判引入到南北分治的方案中來,那知華東**一頂“國家分裂”的大帽子壓下來,徹底斷死了南北分治的方案,而且連各國也都排除在外,就是華東**和清廷一對一的談判,這樣談下來,清廷能夠得到什麼好結果嗎?

但現在輿論己經造出去了,而且華東**提出的要求也合情合理,並且得到了絕大部輿論的支持,因此清廷也不禁是有些騎虎難下了,如果這個時候拒絕,無疑是自己打臉,但同意華東**的方案,慈禧心裏明白,絕沒有什麼好果子吃,也是左右為難。

清廷陷入了糾結,華東**卻還是按步就班的準備著,如果清廷接受了自己的條件,那就談,等談不成了再打;如果清廷拒絕,當然還是打。但打仗不僅僅是軍隊的事情,還有戰後的管理,因此這時華東**也要準備戰後接管北京、河北、山西、陝西等地的行政班子而挑選精兵強將。

沈陽的市長、副市長都己被選入戰後的接管行政班子,因此高瑾這次被調到沈陽,實際就是準備接替沈陽市長的位置,隻是現在沈陽的市長還沒有離任,而高瑾暫時隻能擔任副市長,同時也是借這段時間,熟悉沈陽的情況,為接任市長做準備。

由於沈陽是省會城市,高瑾又實際是奔著沈陽市長的位置去時,因此高瑾在上任之前,要先回一趟青島,接任行政院的正式委任,然後再到沈陽去上任。雖然高瑾在錦州的任職時間不長,但在錦州的任上也取得了相當不錯的政績,是行政院重點培養的對像,加上她的家族力量,取得了這個難得的幾乎等於是連升兩級的機會,如果不出大的意外,那麼她將是華東**第一位出任省會級城市的女性市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