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完了袁世凱所的應付清廷的辦法之後,李鬆晨也不禁真有些佩服他了,這家夥不僅對清廷官場的各種規則己經完全摸透了,而且在該大膽冒險的時候絕不會退縮,在需要決定的時候,總是能夠做出對自己最有利的選擇來。因此在舊時空裏,袁世凱能將清廷和革命者都玩得團團轉,也不是沒道理的。
穿越者們如果不是清楚的了解曆史的發展進程,而且又有現代的武器、科學技術做保障,才建立起強大的政治勢力,在同等的條件下,還真玩不過袁世凱。
於是李鬆晨道:“好吧,這件事情我們還需要再商量一下,才能決定。”
袁世凱點零頭,道:“當然,當然。” 頓了一頓,又道:“老弟,我來的時候,太古、怡和兩家洋行托我來向你們個情,希望恢複他們長江航運,不知道你們這辦方便不方便,如果方便的話,就賣我老哥一個麵子,當然有什麼條件盡管提,如果不方便,就當我沒提這件事,你看怎麼樣?”
李鬆晨沉呤了一會兒,才道:“本來長江的航運權,我們是不會讓太古、怡和兩家洋行參與的,全部由我們控製,可以坐地起價,那有多好,慰亭兄你是不是?”
袁世凱連連點頭,道:“那是自然,那是自然。”
李鬆晨又道:“不過即然是慰亭兄情,我們也總要給慰亭兄一個麵子,起來慰亭兄也算是我們華東**的老朋友了。”
袁世凱到頗有些受寵若驚,道:“多謝,多謝,承蒙華東**的各位朋友看得起我老袁啊。”
李鬆晨道:“不過原來的航運協議己經做廢了,肯定不可能恢複,太古、怡和兩家洋行如果還想經營長江航運業務,我們可以和他們重新談判,重新擬訂一份新的航運協議。”
其實不用袁世凱提,華東**也有意向與太古、怡和兩家洋行重新協商一份新的航運協議,因為隨著華東**的經濟發展,現在又基本獲得了江北的全部地盤,對長江航閱需求必然會大幅提升,而以目前華東**的能力,在短時間內難以滿足對長江航閱需求,畢竟華東**發展的時間還是太短了一點,因此將太古、怡和兩家洋行重新拉進長江航運業中來,利用這兩家洋行的航運力,滿足華東**對航閱需求,雖然會讓出部份航閱利益,但卻可以加快物資流通,促進整個長江流域的經濟發展,總體來看還是利大於弊的。
當然華東**並不打算向過去一樣,將長江的航運權讓給太古、怡和兩家洋行,而是將太古、怡和兩家洋行納入到華東**的管理之下,即讓太古、怡和兩家洋行在華東**內注冊成立航運公司,服從華東**的管理,尊守華東**製定的規則製度,向華東**納稅,並給華東**增加就業機會。這樣才是將華東**的利益最大化。
袁世凱雖然善於玩弄權術,對清廷官場的規則,以及有效利用規則都玩得出神入化,但對於經濟方麵,卻是所知不多,當然不知道在一個航運權上還有這麼多套路,而且他也不想去了解,華東**能夠賣給他這個人情,就己經是很給麵子,至於最終華東**和太古、怡和兩家洋行談得怎麼樣,就不關袁世凱的事了。
接著李鬆晨又和袁世凱談了其他許多事情,都是袁世凱和華東**如何相處,因為置換土地之後,雙方基本是以長江為界,但也有少量陸地相連,由於安徽、江蘇都是被長江一分為二,此前江北、江南的聯係都十分緊密,現在卻分屬兩地,各地之間的人員來往如何處理;同時長江中下遊的經濟也是十分緊密,互相之間的經濟來往,關卡稅收等,也都需要有一個明確的界定。還有就是雙方的軍隊駐守、治安管理等等。另外還有華東**在長江南岸設立的災民安置營怎麼處置等等。
雖然李鬆晨和袁世凱都不想故意給對方找麻煩,但畢競事情太多太鎖碎,而且有些事情,如關卡稅收,還涉及到了各自的利益,因此兩人差不多協商了一上午,中飯也是就在李鬆晨的接待室裏吃的,才大體協商出一個基本的概要。而具體的細節問題還需要由雙方的下屬人員細談。
午飯之後,李鬆晨立刻去找羅嶽商議。這時,安徽的局勢己經穩定下來,並移交給陸軍駐守,也沒有什麼戰事,因此羅嶽也率領海軍陸戰隊回到了上海駐守,畢竟上海也是海軍陸戰隊的駐地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