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在攻占了安徽之後,華東**本著就近就熬原則,讓各安置營的負責齲任安徽各地的行政長官,廬州安置營的負責人謝濤就出任合肥市長,而他的副手朱南圳則被任命為穎州市市長,一方麵他們都在各地方幹了幾個月,對地方情況有一定的熟悉,而且管理安置營也是一次曆練,為他們管理地方積累了經,另外這也算是對他們這幾個月以來的辛苦工作的報酬,同時也充份體現華東**重視實幹的原則。
袁世凱點零頭,他知道華東**的官員都普遍年輕,像袁世凱今年48歲,己是位極人臣,在清廷己算少壯了,而在華東**3、40歲就擔當重任高位的例子比比皆是,因此年輕齲任合肥市長,到也並不稀罕。又道:“廬州雖是安徽首府,但安徽受災也非廬州一地,不知華東**由何人出任安徽省長呢?”
盧成祥笑道:“現在安徽省還沒有成立省**,而是實施軍管,由羅將軍全權負責,另外還有李經方議員擔任他的助理顧問。”
雖然安徽各地的行政長官都由各安置營的負責齲任,但省長的位置則要重要得多,而且不是各安置營的負責人能夠勝任的,但現在華東**能擔任省長的人並不多,需要認真安排,而安徽剛剛占領,同時救災還沒有結束,因此華東**決定安徽省暫時實施軍管,成立安徽省軍事管理委員會,由羅嶽出任負責人。
在李鴻章死前,曾在青島、上海均有投資置產,股份主要由長子李經方,及張佩倫夫婦繼承,其他子女也有少量股份,李鴻章的目地除了給子孫留下一筆資產外,還希望李經方、張佩倫夫婦都留在華東**,這樣在清廷滅亡之後,李家的子孫有個照應。因此在李鴻章死後,李經方、張佩倫夫婦在上海定居,但也在青島也購製了房產,每年都要去青島幾趟,照看產業。
而遠東戰爭結束之後,華東**籌劃成立谘議局,招集社會各階層谘政議政,邀請李經方、張佩倫夫婦擔任谘議員,這時誰都能夠看得出,清廷大勢己去,華東**開朝建國己是不可阻擋,因此李經方、張佩倫夫婦也都順水推舟,接受了華東**的邀請。
華東**占領安徽省後,考慮到安徽是李鴻章的老家,當初李鴻章組建淮軍,就是以安徽老鄉為班底,李鴻章手下的大將如劉銘傳、葉誌超、丁汝昌等都是安徽人,現在李鴻章雖死,李經方、張佩倫夫婦算是歸順了華東**,但李鴻章還有不少孑女、親族都留在安徽,在合肥還有李鴻章的老宅。
無論是李鴻章的子女還是親族,在安徽都算是地方富紳,擁有大量的田產,而華東**占領安徽省後,肯定要實施土地改革,按照以往的經驗,凡是實施土地改革的地方,都會宰幾隻雞來嚇猴,不過華東**還是念及李鴻章的香火情,能夠不對李鴻章的親族采取過激手段,還是不要,於是才決定讓李經方到合肥,擔任安徽省軍事管理委員會的顧問,並兼任羅嶽的首席助理,希望李經方能夠勸李鴻章的親族,積極配合華東**的土地改革,千萬別和華東**對著幹。另外李經方的影響力雖遠不及李鴻章,但畢競是李鴻章的長子,在合肥,在安徽地區,還是有份量的人物,因此也可以幫助華東**,盡快的穩定安徽的局麵。
李經方當然知道其中的利害關係,華東**在安徽地區實施他們土地改革,李鴻章的親族肯定是首當其衝,因此也沒有猶豫,立刻乘船趕到合肥上任。而他一到合肥,首先招集李鴻章留在合肥的子女親族,十分鄭重要求他們全力配合華東**的土地改革,千萬不要有任何的僥幸之心,更不能有任何反抗華東**的意圖,否則隻有死路一條,自己可是救不了他們。
李鴻章的子女親族們總算也是知道這裏麵利害,更何況李經方又得如此嚴重,那還敢心存僥幸,好在田產隻是李鴻章留下遺產的一部份,另外還有巨額的白銀、股票、債券和不動產,在李鴻章死後也都分給子女親族,因此就算是沒有了田產,也能保證富貴一生,何況現在李經方、張佩倫夫婦也算是混進了華東**的政壇,今後對眾人多少也能有個照應,至少保全他們下半輩子平安無事是足可以的,於是也紛紛表示會全力配合華東**的土地改革,決不會有隱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