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五章 外調(九)(1 / 2)

現在袁世凱向清廷要錢,慈禧當然是不願出這筆錢的,但袁世凱卻死死咬定,如果清廷不出錢,自己就決不動身去南方上任,而且袁世凱的要求也很合理,無論清廷派袁世凱去南方是救災還是穩定局麵,都不可能讓袁世凱兩手空空的出發,總得給他一筆錢。

而英法美等國也都頻頻向清廷施壓,要求清廷盡快讓袁世凱出發,因為現在南方的局勢極不穩定,不僅需要袁世凱早到南京,同時也急需要一個能夠安定人心的消息,因此清廷經過了精細的計算之後,總算是抽出了80萬兩白銀拔給袁世凱,用於救災所用,並且將今年兩江的稅賦都拔給袁世凱使用,這樣也能對付過去了。

不過袁世凱對這個結果己經很滿意了,盡管他開價要200萬兩白銀,但也知道現在朝廷的錢都要用在後路上,因此肯定不可能給自己這麼多,在袁世凱的估算中,能4、50萬兩就是一個不錯的結果了,而朝廷居然給了80萬兩,這己經超過了袁世凱的預期,畢競從一開始袁世凱就沒有奢求太多。

當然這筆銀子落到袁世凱手裏時,隻剩下60萬兩了,那20萬兩則是宮裏、軍機處、六部等機構層層盤剝,雁過拔毛給截下來了,這也是清廷的慣例,誰的銀孑下來,都是見者有份,利益均沾,而且這還是批給袁世凱的銀子,各機構也都還有所克製,如果換了其他人,能夠拿到40萬兩就要謝謝地謝人了。

北京這邊的事情也都處理得差不多了,袁世凱也終於開始計劃南下的行程,這次南下,袁世凱打算帶第2鎮王英楷部、第4鎮吳長純部出行,另外從第五鎮抽調第十協葉長盛部,從第6鎮抽調第十一協陸建章部隨這兩部軍隊一起,並將押運北洋新軍的糧草、彈藥、輜重等物,由北京出發,繞道山西、陝西到達湖北,彙合拔調給袁世凱的湖北新軍第21混成協,並在武昌乘船東進,到達南京。

之所以在自己控製的4個鎮中,選擇第2鎮、第4鎮,主要是因為這兩個鎮的軍隊參加過進攻華東的河南根據地的戰鬥,有實戰經驗,袁世凱明白,一支優秀的軍隊不是單純靠訓練就能建的,而是要通過戰爭的磨練,因此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有實戰經驗的一方,是肯定要強於沒有實戰經驗的一方。

袁世凱自己則帶著第6鎮統製官王士珍,以及一個標的軍隊,大約2500餘人,同時還有袁世凱的家屬,幕僚等人,以及從朝廷領到的50萬兩銀子,穿過華東的領地南下,俱體的路線是從北京出發後,經由河南,進入安徽,在合肥乘座華東的輪船,到達南京。同時還給留在北京的徐世昌留下了10萬兩白銀,供他在北京活動需要。

就在出發之前的當晚上,袁世凱招集徐世昌、王英楷、吳長純、王士珍等人在自己的府邸裏聚集,設宴為眾人踐行,並且還請了一個戲班子來助興。

酒過三巡,又聽了幾出戲,袁世凱讓戲班子暫時退下,然後對王英楷、吳長純道“英楷、長純,你們兩人這次繞道行軍,行程兩千餘裏,責任重大,這一路上不可大意。”

王英楷道“請慰帥放心,我們兩人必當盡心盡責,不負慰帥所望。”

袁世凱點零頭,道“你們兩人辦事,我是放心的,唯有一點放心不下,這次行軍,路途遙遠,而且所經之地多為生地,因此必須更加嚴正軍紀,沿途絕不可侵擾地方,危害百姓,有損我新軍之名。”

王英楷、吳長純齊聲道“標下不敢,以番行軍,必當嚴正軍紀,秋毫無犯,不墜新軍之名。”

其實在這個時候,北洋新軍的軍紀還是很不錯的,袁世凱在站練兵時,就十分重視軍隊的紀律,不仗製定了嚴格的軍紀,還將軍紀編成了軍歌,教士兵學唱,以此來嚴厲的約束新軍,當然這也和北洋新軍的軍餉豐厚,而且基本沒有苛扣有重大關係,畢竟餉能拿到手,又有嚴格的軍紀約束,一般的士兵當然也不敢輕易的違犯,因此北洋新軍的軍紀也算是獨樹一幟,這也是袁世凱頗以為傲的地方。

不過北洋新軍成立之後,活動範圍並不大,基本局限於河北省境內,進攻華東的河南根據地,是北洋新軍第1次出河北省作戰,但實際也走得並不遠,一般來軍隊在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