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鬆晨選擇聖三一堂,一方麵是這座教堂夠龐大氣派,另一方麵也是因為交通方便,現在華東**雖然全部占據了上海地區,但主要活動還是在原來華東**的上海新區和租界地區。
上海新區是華東**在上海地區的核心,現在仍然是華東**的上海市**所在地,雖然華東**在上海新區的經營時間並不長,隻有4年多,但已初成氣像,由其是道路的建設,基本將城市規劃的大麵貌體現出來,
原租界地區本來就是上海地區基礎建設最好、最完善的地區,雖然道路的建設離華東**的要求還有一段距離,主要是要走汽車還有所不足,但也免強可用。上海新區和原租界地區原本相接,華東**收回到租界之後,立刻就將界牆拆除,修通道路,使上海新區和原租界地區徹底連成了一片,暢通無阻。並對原租界地區的道路進行了一定的改造。汽車可以從上海新區直通到聖三一堂。
而對於原來的上海老城區,也就是上海縣城及周邊地區,華東**采取的是維持現狀的措施,並沒有對上海老城區進行改造,因為老城區的房屋成舊,道路狹窄,房屋擁擠,人口眾多,如果要現在改造,必然是要花費一番大功夫,遠不如開避新地建設劃算。等新開發地區建成之後,再逐步將老城區的人口逐步遷移出去,將老城區逐步的騰空,然後再對上海老城區進行改造。
當然對上海老城區進行改造,李鬆晨也做出了初步的規化,並不打算將老城區全部推倒重來,而是盡可能的將老城區的這些老式建築都保留下來,以後做為上海的人文景觀。這一點元老們都是深有體會的,在穿越之前,如果那個城市還保留著一片完整的古建築群,絕對是城市最出名的一張名片。雖然李鬆晨不可能在上海市長的位置上一直坐到這些老建築發揮作用的時侯,但可以為後任留下一筆保貴的遺產。
車隊來到教堂門口時,聖三一堂的人員都早已經接到了通知,在神父的帶領下,己在教堂門口迎接德國使團一行饒到來。等海因裏希親王和親王夫人下車之後,立刻迎候上來,道:“歡迎親王閣下,王妃夫人。”
海因裏希親王看了看神父,見他40歲左右的年紀,雖然是一身教士的黑袍,但黑發黑眼,黃色皮膚,雖然的是英語,但明顯帶有亞洲口聲,顯然是一個中國人。
雖然海因裏希親王有些意外,盡管這時教會已經在中國立足,並且也吸引了一批虔誠的中國教徒,但教堂的主導者,基本都還是外國人,而由中國教徒擔任教堂的神父,海因裏希親王也是第一次見到,當然海因裏希親王這一年多以來,基本都是在青島活動,偶爾也去濟南、登州轉轉,到上海來還是第一次,並不知道這裏的規據。不過這是在華東**,而自己一行人來教堂是做禮拜的,也沒有多什麼,客氣了幾句之後,帶著眾人一起進入教堂。
不過這位中國神父的業務顯然非常熟練,無論是語言還是手勢、神態都非常到位,顯然是久經練習的專業人士,不是臨時拉來湊數的。因綽國人也就忘記了中國神父的種族,會身心的投入到禮拜中去。
其實華東**在山東、津等地區時,對歐洲教會還比較寬容,不僅允許教會在華東**中繼續存在下去,依舊可傳教,發展教徒,而且還有一部份元老經常往教堂跑,參加禮拜、彌撒等活動, 甚致接受洗禮,還有幾名元老在教堂裏舉行了婚禮。
當然華東**這樣做,並不等於對教會放任不管,隻是由於在這個時代,教會的問題非常複雜,絕不僅僅隻是在宗教範圍,而是牽扯到政治、社會等方麵,而且歐洲教會現在己在中國發展了數百萬教徒,包括一部份有社會身份、地位的中國人,並和各國的官員、商人有廣泛的聯係,稍有不當就會造成重大的社會事件,庚孑國變就是由教會問題引起的,因此也不能簡單粗暴的取締了事。
華東**允許教會存在,並行事宗教活動的同時,對教會的管理也十分嚴格,並成立了專門的機構,管理教會,主要的管理思路就是將教會的活動限製在宗教的範圍內,絕不允許教會涉及到政治活動,但凡發現有教會或教士從事政治活動,將會受到嚴懲,華東**是毫不留情的。不過受到懲處的是教士個人,而不會關閉教堂,即使是將一個教堂裏全部教士都一鍋端了,也會再換一批人來主持,禮拜、彌撒什麼的活動都照常進行,這樣其他教徒仍然可以在教堂裏進行活動,對換不換人並不在意。
其次就是取消了傳教士、教徒的特權,由於教會是來自歐洲,因此在中國傳教過程中,多少都會借用一些外國的力量,享有一定的特權,並對教徒也多有維護,其中有些性質惡劣的傳教士甚致公然庇護作惡的教徒,而中國的教徒中有相當一部份也是衝著教會的這些特權入教,借教會的勢力違非做歹。但在華東**的管轄範圍內,教會、傳教士、教徒都不會在有一點特權,和其他宗教完全一樣,再想借教會的勢力胡作非為已是不可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