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在來西安之前,穿越集團就己經協商好了,沒必要在禮儀問題上多做糾結,不就是磕頭嗎?也不少塊肉,因此秦錚道:“我們在海外建國,確實沒有叩拜之禮,不過即然回歸中華,自然尊守朝廷的禮儀,隻是不知道應該怎樣演禮。”
見秦錚十分幹脆的答應行叩拜之禮,慶親王、榮祿、王文韶也都不禁大喜,現在清廷基本己經認同海外華人在山東割據,這己經沒有什麼好協商的事情了,而清廷最擔心是海外華人也要像其他各國的使臣一樣,不願向慈禧、光緒行叩拜大禮,這可是關係到朝廷的麵子問題,因此榮祿、王文韶這次來,主要就是和秦錚協商這件事情。慶親王立刻道:“秦巡撫盡管放心,晚上宮中自會派人來教大人演禮,還有大饒官服、頂戴、朝珠、朝靴等物。”
秦錚笑道:“我聽見皇上要行三拜九叩大禮,十分複雜,隻是不知道這一夜之間學不學得會啊。”
榮祿也笑道:“其實秦巡撫也不要將這叩拜之禮想得太多,而且太後、皇上也體諒貴眾久居海外,不通中華禮儀,而且現在朝廷還是西狩之中,一切禮儀都當從簡,也無需行三拜九叩大禮,簡單的磕個頭就行了,並不是很難學的。何況隻要貴眾的心意盡到,縱有失禮之處,太後、皇上寬宏大量,也不會計較。”
秦錚點點頭道:“這麼我也就放心了。”心裏卻想著,能夠少磕幾個頭當然是再好也不過了。
見禮儀的事情談妥了,慶親王、榮祿、王文韶也要再回去複命,於是慶親王道:“既是如此,我們也就不打擾秦巡撫休息了,等秦巡撫晉見了太後、皇上以後,再來向秦巡撫討教。”著紛紛起身告辭。
秦錚和李經方一起將他們一行送出了館驛,李經方也向秦錚告別,回自己的房間去休息。而秦錚回到自己的房間,隨行的鄧永儉、劉宏傑,張建平,江菡等眾人立刻都圍隴了上來。
鄧永儉道:“政委,剛才了這麼老半,就是為了磕不磕頭的事情?”
秦錚笑道:“當然,在我們看磕不磕頭其實無關緊要,就算給慈禧磕個頭又能怎麼樣,難到我們就會因為磕這個頭就真的臣服於清廷了嗎?但從清廷的角度看卻不是這樣,如果我們給慈禧行了叩拜大禮,那麼從形式上看,我們就算是正式歸附了清廷,而慈禧在麵子上也就能夠過得去。至於實質是什麼樣,大家心裏清楚就行了。”
江菡道:“政委,明去見慈禧,隻有您一個人去嗎?”
秦錚還沒話,劉宏傑己笑道:“怎麼?你也想見見老佛爺?”
江菡道:“是啊,我可還想和老佛爺合個影呢,當然如果再能和光緒合個影也行啊,這可是多難得的機會啊,以後不定這張照片還可以流傳千古呢。”
秦錚道:“明肯定是不行的,等我見了慈禧以後再吧,如果談得好的話,我看能不能找個機會,讓大家都能見一見慈禧和光緒。”
幾個人正著的時候,隻見驛官來通報,宮裏派人來給秦錚送官服、頂戴,請秦錚到館驛門口去迎接。原來慶親王、榮祿、王文韶離開館驛以後,立刻趕到行宮去見慈禧、光緒,彙報與秦錚商談的結果。而慈禧、光緒聽完之後,也都十分高興,其實慈禧、光緒也沒想過讓海外華人行三拜九叩的大禮,但不管怎麼,海外華人在名議上仍然是清廷的臣孑,如果不行跪拜之禮,那還算什麼臣孑呢?
於是慈禧立刻下令,派遣太監萬海澄為使,帶著早就準備好的官服、頂戴、朝珠、朝靴等物,趕到館驛去賜給秦錚,並且教秦錚行叩拜之禮。而且慈禧還轉門嚀囑萬海,要對海外華人好言安慰。
雖然萬海澄這一行隻是給秦錚送衣服,但隻要宮裏的人奉命出來,就可以算是欽差大臣,因此按禮儀確實需要秦錚到館驛門口去迎接。而即然是連頭都準備磕,也就不在意這一點禮儀,於是秦錚帶領著鄧永儉、劉宏傑,張建平等眾人來到館驛門口,迎接萬海一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