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秦玉海道:“戈登堂是我們在租界區裏設置的六個居民集中點中的一個,現在裏麵住著一千五百多人,全部都是外國人。”
&nb秦錚點零頭,對秦玉海的回答十分滿意,因為秦玉海並沒有征用租界內的房屋做指揮部,而是選擇在空地紮帳蓬,嚴格的尊守解放軍的紀律,畢竟現在臨時執行委員會、軍事委員會都還沒有做出怎樣處理租界的決定,如果秦玉海征用租界的房屋,那就是違反紀律了。
&nb維多利亞花園距碼頭並不遠,不一會兒就到了,這時在花園裏搭建著十餘個軍用帳蓬,而在花園的正麵,就是津英租界工部局大樓戈登堂。雖然穿越軍隊並沒有征用戈登堂,但還是派兵在戈登堂門口守衛著。
&nb不邁秦錚並沒有進帳蓬,而是站在營地前麵看著戈登堂,而其他人有些不解,但又不好詢問,於是都陪著秦錚一起看戈登堂。
&nb這座帶有十分明顯的英國中古時期城堡式建築風格的青磚大樓,呈正方形結構,占地約五千平米,大樓的正麵呈中軸對稱布局,中間的樓門向前突出,主體兩層。頂部為雉堞垛口狀的屋簷,而在建築正麵的兩端,各有一座三層八角形的角樓。在租界裏,戈登堂可以算是目前最好的建築。
&nb戈登堂建成於1890年,是由當時任津英租界工部局董事長、英籍德國人、津海關稅務司德璀琳建議修建,投資32,000兩白銀。以1885年在蘇丹喀土穆陣亡的英**官查理?喬治?戈登(c命名。是為了紀念戈登在開辟和規劃該租界方麵的貢獻。
&nb戈登是在第二次鴉片戰爭時隨英法聯軍來到中國,當時任工兵隊指揮官。津英租界開辟以後,戈登是津英租界劃定與規劃的主要設計者。1862年開始,戈登去上海,任“常勝軍”的管帶,配合李鴻章的淮軍與太平國作戰,因攻克蘇州之功,清廷授予他提督銜,賞穿黃馬褂。1880年,因中俄“伊犁事件” 又應李鴻章之請再度來華。
&nb李鴻章相當敬佩戈登的軍事指揮才能。因此在1890年的戈登堂落成典禮上,時任直隸總督的李鴻章不僅參加,並且親自宣布大樓正式開放。1892年2月3日,津英租界當局為李鴻章在戈登堂舉辦70歲生日宴會。後來李鴻章還出資在戈登堂裏修了一個舞台,使戈登堂從此成為英租界一個條件優越的公共娛樂場所。
&nb看了一會兒,秦錚才點零頭,道:“好吧,就這幾我們就會處理租界的事情,等租界的秩序恢複以後,我們就把這裏做為我們在津的行政辦公大樓。”
&nb秦玉海怔了一怔,道:“什麼?”
&nb秦錚嗬嗬笑道:“怎麼,不想住進戈登堂裏去嗚?”
&nb秦玉海道:“當然想啊,這裏麵住著多好,可我們住進去了,哪麼裏麵的人怎麼辦?”
&nb秦錚道:“好辦,如果是租界的居民,進行審查登記,讓他們回到自己的住所去,而原來工部局的人,直接趕走就完了。”
&nb秦玉海道:“趕走,會不會引起外交糾紛,這裏不是英國領事館嗎。”
&nb秦錚笑道:“秦營長,你還是要好好的補一補曆史課,英國領事館不是在領事道(大同道)的東側,靠近河壩道(台兒莊道)的地方嗎?”
&nb秦玉海一拍腦門,道:“是啊,我也奇怪,那裏怎麼會也有一個英國領事館呢?而且還叫領事道,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nb秦錚道:“這是英租界的特殊地方,在別的租界裏像法租界,工部局都是受領事館管理,可以看作是領事館的一個下設機構,隻有在英租界裏,領事館和工部局是兩個不同的機構,領事館是英國政府設在津的一個外交機構,領事人員由英國政府直接任命,而工部局才是租界的行政管理機構,並不是領事館的管理,而董事會成員是由租界內居住的英國人選舉產生,因此這可不是外交機構,可以看成是一個殖民機構,我們完全可以毫無顧忌的將裏麵的英國人趕走,將戈登堂居為己櫻在舊時空裏,中華民國,還有後來成立的新中國,都將這裏做為政府機構的所在地,隻是在 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波及津,戈登堂也受到損壞,不久後就被拆除,在原址上建成新的津市人民政府大樓。而戈登堂隻剩下側後的一角。”
&nb秦玉海道:“那麼為什麼各國的領事都在戈登堂裏開會呢?”
&nb秦錚笑道:“因為工部局是租界的行政管理機構,處理租界的事情,當然是到戈登堂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