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又恰恰是一個機會(2 / 2)

什麼叫記憶斷檔,這時的情形,恐怕就屬記憶斷檔。

也正因為大腦記憶斷檔,張樹亭不但對自己如何大吐沒有一點記憶,對自己此時如何就在這裏,也懵然無知。

“來,外麵天涼,還是快進屋坐吧。”老知事王琴堂答罷,見張樹亭仍愣著,便又這樣催促道。

“都怪老夫,見你來,老夫光顧著高興了,連你身子還虛著都忘了,還勸你喝酒。”待二人進屋坐下,看著張樹亭仍一臉難受的樣子,又無不歉意道。

說罷,又是道:

“肚裏一定還難受著吧,老夫已叫人熬好了小米粥,一會兒叫她們端來,趁熱吃下,恐怕就好受些了。”

此時,張樹亭肚裏仍確實難受著,不但肚裏難受,還仍感頭重腳輕,飯自是吃不下。所以,聽老知事這樣說,便忙道:

“我不餓,就不勞老人家費心了。”

“怎麼會不餓,現在都過一更天了,怎麼能不餓?你等著,老夫現在就叫人把粥端來。”

說著,老知事也不等張樹亭再說什麼,站起身又直往外走去。

張樹亭這才知道,原來天已過一更,自己睡下的時間也確實長了些。

但粥沒端來之前,張樹亭是不想吃,待粥被端來,在老知事的催促下勉強喝下之後,張樹亭又突然感到頭也不沉了,渾身也有了力氣。關鍵還是,肚裏又不再那麼難受了。到第二天,身體又是完全恢複了過來。

待身體恢複後,張樹亭又是跟了老知事走訪了邯鄲不少地方,也隨老知事拜訪了當地不少業主,晚上更是與老知事夜夜長談。一時間,張樹亭就覺著自己的眼界是真得開闊了不少。不但眼界寬了,對以後潤泉湧燒鍋的路子該如何走,也有了一個完整的打算。

所以,什麼叫與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此時此刻,在張樹亭的感覺裏,與老知事的幾天接觸,就真有了勝讀十年書的感覺。

說話間,已是五天過去。五天裏,七丫頭又是每天都要來王琴堂家,與張樹亭說上一會兒話。所以,待五天後,張樹亭戀戀不舍拜別老知事,開始往大名進發時,七丫頭又是死活一定也要跟上。

張樹亭一見,又是無奈搖頭,知道這個七丫頭真是被鹿掌櫃寵壞了。不過,又一想,盡管帶上她,一路上,一男一女行動起來很不方便。但若不帶上她,待她什麼時候想回正定,還得由她姑夫的家人去送,反倒麻煩。所以,也隻好同意讓她隨行,一同到大名。

待到大名府潤泉湧燒鍋分號,按原定打算,張樹亭是先在這裏等祁占奎音訊,再做打算。但也正因為有了七丫頭跟隨,讓張樹亭深感不便,也就不再準備等,而是稍做停留,便留下口信,於第二天就往回返。也是一路催馬急行,隔天到達正定,第四天便回到了安肅縣城。

不過,待一回到燒鍋,張樹亭又沒有先做別的,而是先走了一趟北燒鍋,他要先把臨離開邯鄲時,老知事托付給他的一件事辦了。

這件事,說來又不是別事。正是當年王琴堂在安肅縣當知事時,北燒鍋主張連啟假借去縣公署吃飯,而放到他那裏的三個盤子。

要是說起,這三個盤子,又非一般盤子,就見其中兩個大小形狀尺寸顏色皆相同,均是高沿兒青花大瓷盤。隻是盤底花紋,一個是祥雲圖案,一個是田園風光,應該算作一對。

再有一個,又是厚底紅釉盤子,盤底圖案,是一枝梅花和幾棵青竹,梅花暗香浮動,青竹清俗雅脫,竹旁,又錄小詩一首:一生從未畫梅花,不識孤山處士家。今日畫梅兼畫竹,歲寒心事滿煙霞。看過,總給人一種絲絲春風拂麵之感。

這一切,張樹亭當然看不出,但從老知事將它們交給他時的那種嚴肅表情,他就覺出這非一般之物。所以一路上都倍加小心,待回到安肅縣,又是什麼都沒做,便先奔了北燒鍋。待見到張連啟,又是按老知事說的,過多的話也不說,隻管交給他就是了。

而要說起這三個盤子,老知事王琴堂之所以到離任都沒有還給張連啟,還是因為,他從一開始就看出這個張連啟是個有凡機的難纏小人,這件事處理不好,隻會讓他再動心思前來糾纏,所以一直故意沒還。待離任前,又是出了潤泉湧燒鍋窖池被破壞一事,背後主使又恰是張連啟。

當時,老知事王琴堂要站出替潤泉湧燒鍋說話,一方麵是出於正義,另一方麵也是盼著張連啟知道自己離任在際,能夠主動上門索取,可不知為何,張連啟竟沒有。這才帶回邯鄲,希望有朝一日能夠物歸原主。張樹亭一來,又恰恰是一個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