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節12(2 / 3)

“先驅者”號探測器

“先驅者”號探測器是美國發射的行星和行星際探測器係列之一,1958年10月到1978年8月發射,共13個。用來探測地球與月球之間的空間,金星、木星、土星等行星及其行星際空間。其中以“先驅者”10、11號最為引人注目,它們是人類派往外行星訪問的第一批使者。

“先驅者”10號於1972年3月2日先踏上征途,經過1年零9個月的長途跋涉後,穿過危險的小行星帶,闖過木星周圍的強輻射區,與1973年12月3日與木星相會。它飛臨木星時,沿木星赤道平麵從木星右側繞過,在距木星13萬千米的地方穿過木星雲層,拍攝了第一張木星照片,並進行了十多項實驗和測量,向地球發回第一批木星資料,為揭開木星的奧秘立下頭功。在木星巨大的引力加速下,直向太陽係邊疆飛去,於1989年5月24日飛越過冥王星軌道,帶著給外星人的“禮品”——“地球名片”,向銀河係漫遊而去。

“先驅者”11號於1973年4月6日啟程,它以探測土星為主要責任。1979年9月1日,“先驅者”11號從距土星3 400千米的地方掠過,第一次拍攝到了土星的照片。它探測了土星的軌道和總質量,測量了土星大氣成分、溫度、磁場,發現了2個新光環。探測了土星之後,“先驅者”11號便從天王星近旁掠過,與“先驅者”10號同於1989年飛離太陽係。

“小精靈”衛星

1998年10月,美國發射了一顆和冰箱一樣大小的小型衛星——“深空”1號。“深空”1號有2項技術是眼下的“絕活”。第一項是太陽能電推進(即離子推進)技術,航天迷們早就幻想由衛星、飛船、航天飛機這樣的航天器自身提供動力,那樣就會自由自在地飛往別的星係了。“深空”1號采用了離子發動機作為主要推進手段,它可以節省很多的燃料。它的第二項絕活是自主導航技術。過去衛星都是由地麵控製的。現在它自己有了大腦,這也是一項了不起的創新。

新型航空控製係統

20世紀90年代,美國運輸部聯邦航空局(FAA)投入使用一種新的飛行管製係統,這個係統采用計算機軟件彙集和處理來自全美國各地的大量信息。

美國聯邦航空局的目標是要在全國的12 500個機場都使用這個係統。目前,這套係統的成本是200萬美元,而聯邦航空局的最高目標,是要研製出一個價值幾十億美元的高度自動化的航空管製係統,它要能在幾乎無人幹預的情況下監視飛機航行和指導飛行員操縱飛機。在聯邦航空局的飛行控製室裏,計算機被輸入一個指令後,熒光屏上就顯示出正在紐約上空飛行的飛機鳥瞰圖。圖上的線根據空域劃分,圖上還有很多小黑點和飛機圖形。小黑點表示在低空飛行的飛機和私人飛機,而飛機狀的圖形則表示大型民航客機。當輸入另一個指令後,小黑點便從屏幕上消失了,隻剩下表示大型民航客機的圖樣,再輸入一個指令,這些大型客機便被自動塗上不同的顏色,每種顏色代表飛機將飛往不同的目的地。因此,根據熒光屏上每架飛機的不同顏色,便可知道它前往何地。

這個係統能將各個地方管理站的所有信息都彙總到聯邦航空局,使得能夠在一個屏幕上看到全美國任一地區的空中交通情況。從各地彙總到聯邦航空局的航空信息存入計算機,然後利用特製的軟件,將它們同時顯示在計算機終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