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節6
“熬夜”不但會影響健康
還會阻止長個嗎?當前,許多小朋友在老師和家長的安排下,學習負擔較重,經常熬夜做功課;也有的小朋友晚上看電視,直到深夜才肯睡覺。熬夜是很不好的習慣,因為這會影響小朋友的健康和生長發育。
自古以來,人們的活動和睡眠是隨著白天和夜晚變化而交替進行的。白天人們根據各種環境的變化,進行維持生命的活動。而到了夜晚,進入睡眠,各種生理功能出現變化,例如呼吸和脈搏減慢,與白天正好相反等等。這時候一些激素和腎上腺皮質激素等由白天的分泌很多變成分泌很少或不分泌,而關係到生長發育的生長激素卻比白天大量增加。這種活動與睡眠的節律,是人們必須遵守的,可是,如果到了晚上不及時睡眠,仍然活動,就破壞了這種節律,使得體溫、血壓不能及時降低,神經也被強迫清醒腎上腺皮質激素等激素不規律地分泌,就會影響健康。尤其是生長激素得不到足夠的分泌,還會影響個子長高。
[我還想知道]
早上6~7點、上午10~11點、晚上7點鍾左右的記憶力最佳,此時宜抓緊時間多看點書。此外,下午4~6點為“健康時間”,適宜鍛煉身體;下午3點左右的手指最靈巧,適宜做手工勞動。
有關生命研究的新發現表明:腦垂體內可能藏有一隻使生命終結的“喪鍾”。研究是從章魚開始的。
我們的身體能忍受高熱是因為人
會用出汗的方法來調節體溫嗎?誰都知道,水在100℃就會沸騰。難道說,我們人的身體能受得了100℃,甚至比這更高的溫度嗎?
可以這樣肯定的說:“能!”
人的耐熱能力,實際上比我們想像的要高得多。在澳洲、非洲的夏天常常熱到50℃,甚至高到55℃。在這樣的溫度下,普通的溫度計會“爆炸”(一般溫度計最高有50℃),而那裏的人民卻照樣生活。
為什麼人有這樣高的耐熱能力呢?
原來,人體有一種奇妙的功能,它會用大量出汗的方法來調節體溫。當汗水蒸發的時候,它會從貼近皮膚膨脹的那層空氣中,吸收一些熱量,使這層空氣的溫度,減低到跟我們人體的溫度差不多一樣,因而,人能夠忍受一定的高溫。我們在夏天的天氣裏,越熱越會出汗,也正是這個道理。
[我還想知道]
溫帶地方的人,在38℃(華氏100度)的氣溫下,就已經熱得不得了。
為了試驗人的耐熱能力,英國物理學家布拉格和欽特時曾經做過一次有趣的實驗。他們在炙熱的爐子裏呆了幾小時,實驗證明,在幹燥的空氣裏,人不但能忍受沸點的溫度,甚至還能忍受更高的溫度——160℃。
脫水是人身體內的水和鹽
同時喪失的結果嗎?如果人體內排出的水分過多,而又沒有及時補充足夠的水,就會造成體內水量不足,這就是脫水,或者叫失水。其實,脫水不僅是水分的喪失,而是水和鹽同時喪失。尿裏有鹽,汗裏有鹽,糞便裏也有鹽,隻有呼出的氣體裏沒有鹽。所以,大量的水是帶著鹽一起排出的,如果身體喪失水,也就會失去鹽分。
引起脫水的原因多見於嚴重腹瀉、嘔吐、出大汗和發高燒。脫水後的主要症狀有全身無力、口幹舌燥、食欲減退,如不及時采取救治措施,還會出現脈搏加快、血壓下降、手腳變冷、皮膚彈性減弱等。嚴重脫水還可以影響到腦子,引起昏迷。
為了預防脫水,要及時補充水分。尤其在高溫下工作和學習會大量出汗,應多喝含鹽分的飲料,如淡淡的鹽水,茶水和果汁等。
[我還想知道]
人體內有一道橫膈膜,叫膈肌,吸氣時膈肌上升,出氣時膈肌下降。但當人吃飯太飽或吸入涼氣時,膈肌就會不聽指揮而突然收縮下降,吸氣加快,並發出“嗝嗝”的響聲,這就是打嗝。
雀斑是皮膚上的棕色斑點,由黑色素構成。黑色素使皮膚和頭發有顏色並保護你不受太陽中有害光線的危害。當黑色素分布不均勻時,就會長出雀斑來。
左撇子運動時比右撇子快是因為
神經反射路徑不一樣嗎?大多數人做事情,比如寫字、用筷子等,使用的是右手,但是也有些人卻使用左手,而且使用起來十分靈巧,他們就是左撇子。
左撇子是隨著大腦功能發育成熟形成的。人的大腦管理著身體器官的功能,大腦分為兩個半球,左半球負責管理身體的右側,右半球負責管理身體左側。剛出生到1歲的幼兒,大腦功能不完善,左右手一樣使用,但是1~3歲是大腦功能逐漸發育成熟的過程,左撇子就慢慢形成了。
有人說左撇子聰明,這種說法沒有什麼根據。不過左撇子在運動時動作較快卻能被證實,比如,一些優秀的羽毛球、乒乓球運動員就是左撇子。這是因為左手和右手使用時,神經反射路徑不一樣,右撇子打球時,球的位置通過眼睛反映到大腦,大腦分辨後下達命令,先到右半球,又到左半球,再到右手;而左撇子卻是從右半球直接到左手,神經傳導路徑短了點,自然要快些。
[我還想知道]
人在1歲以前,分不出左撇子和右撇子,到1~3歲少數幼兒開始形成左撇子,直到長大成人;而其他的部分幼兒形成右撇子。
據科學家統計,在人類中大約有1/10的人是左撇子。
預防齲齒的關鍵是要
注意口腔衛生嗎?齲齒俗稱“蟲牙”,是由於食物殘渣嵌留在牙縫或牙齒表麵的凹窩中,經細菌發酵破壞了牙齒表麵的釉質而引起的。因此,預防齲齒的關鍵是要注意口腔衛生,養成刷牙、漱口的好習慣。刷牙可有效清除牙縫中的食物殘渣及細菌,保持口腔清潔。刷牙要講究方法,即是順著牙縫刷,不要拉鋸式橫刷,橫刷既損害牙齦,又不能把殘渣刷幹淨。另外要少吃零食,以免夜間食物殘渣發酵腐蝕牙齒。增加營養和進行體育鍛煉,也是保證牙齒健康的重要方法。
有些家長認為,乳牙遲早要脫落,對齲齒也沒關係,這種想法是不對的。乳牙過早齲壞,會影響到恒牙的萌生。如果發現乳牙齲壞了,要根據醫生的意見,及時治療。
[我還想知道]
成年人的牙齒叫恒牙,大約有28~32顆,上下左右對稱排列,小孩子的牙齒叫乳牙,一共有20顆。
唾液能衝走牙齒上的沉積物,如果唾液的功能出了毛病,也容易發生齲齒。
玩雪時手覺得暖和的原因是
血液更快地流向了手嗎?下雪天,小朋友都愛玩打雪仗、堆雪人。冬天本來就夠冷的了,手裏再握著冰冷的雪,那肯定凍得夠勁了。可是真奇怪,玩了一會兒後,手卻覺得熱乎乎的。這是怎麼回事呢?
原來,手剛接觸到雪時,手的神經把寒冷的信號報告給大腦,大腦馬上采取保暖措施,讓手上的血管縮小,減少血流量,防止把過多的熱傳給冰冷的雪。可是手的溫度還在下降,於是,大腦又發出命令,讓血管擴大,讓血液更多更快地流向手,帶去更多的熱,好戰勝寒冷。這時,手就會覺得暖和些了。
洗冷水浴也是這個道理,而且經常洗冷水浴的人還會形成條件反射,沒等水澆到身上,血液循環就已經加快了,所以並不覺得很冷。
[我還想知道]
人體通過汗等方法排泄熱量、維持正常體溫,而一些病毒細菌侵入人體後會散發毒素,刺激管理體溫的神經,使之錯誤地發出增溫的命令,同時皮膚血管收縮,汗毛孔關閉,體內多餘的熱量無法排泄,於是人就發燒了。
人類皮膚裏有很多種細胞,其中一部分由於進行不正常的發育,因而就在皮膚上長出了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