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熱情過度的典型案例。外國人所注重的"關心有度"中的"度",實際上就是其個人自由。一旦當對方的關心有礙其個人自由,即被視為"過度"之舉。所以,盡管服務員滿腔熱情地為客人提供服務,但客人有時不僅不領情,反而流露出厭煩或不滿的情緒。
太熱情了也不好,因為凡事都應有個適量。人是有差別的,有的人喜歡跟熱情的人交流,有的人卻不喜歡跟太熱情的人打交道,這是跟人的性格有關的。
初入社交圈中的人常犯的一個錯誤就是"好事做到底",以為自己全心全意為對方做事會使關係融洽、密切。然而,事實上並非如此。因為人不能一味地接受別人的付出,否則心理會感到不平衡。"滴水之恩,湧泉相報",這也是為了使關係平衡的一種做法。如果好事一次做盡,使人感到無法回報或沒有機會回報的時候,愧疚感就會讓受惠的一方選擇疏遠。好事不應一次做盡,這是平衡人際關係的一個重要準則。
如果你想幫助別人,而且想和別人維持長久的關係,那麼不妨適當地給別人一個機會,讓別人有所回報,這樣才不至於因為對讓內心的壓力過大而疏遠了你們的關係;而"過度投資",不給對方喘息的機會,就會讓對方的心靈窒息。
小故事
保持適當距離的刺蝟
冬天來了,天氣變得越來越冷。森林中有十幾隻刺蝟凍得直發抖。為了取暖,它們隻好緊緊地靠在一起,但卻因為忍受不了彼此的長刺,很快就各自跑開了。
可是天氣實在太冷了,它們又想要靠在一起取暖,然而靠在一起時的刺痛使它們又不得不再度分開。就這樣反反複複分了又聚,聚了又分,不斷在受凍與受刺兩種痛苦之間掙紮。
最後刺蝟們終於找出了一個適中的距離,既可以相互取暖又不至於被彼此刺傷。
開玩笑要講究分寸,以免適得其反
開玩笑也要有分寸,如果開過了頭,就不好玩兒了。
在日常聊天中,開個得體的玩笑,可以鬆弛神經,聯絡感情,活躍氣氛。不過,開玩笑也要講究分寸,如果玩笑開得不好,不僅達不到聊天的本來目的,還可能適得其反,傷害彼此的感情。
有一年"愚人節"的前一天,上海的劉女士接到一個外地朋友的電話,說第二天要來上海,詳細告訴了她是幾點的航班,請她去機場接他並幫他預定酒店。見是關係很不錯的朋友,劉女士盡管工作很忙,還是滿口答應了。第二天,劉女士先幫這個朋友訂好了酒店,又開車趕到機場去接,但苦等五個多小時也沒見到那個朋友。直到那個朋友給她發來短信,說是"愚人節"開個玩笑。劉女士很生氣,認為那個朋友的玩笑開得太過分了,自此,對那個朋友失去了信任,關係也就疏遠了。
開玩笑本來是一種調解談話氣氛的良好方式,但如果使對方太難堪了,就並非開玩笑之道。同學考試不及格,朋友怕老婆,親戚做生意上了當而虧本,同伴在走路時跌了跤……這些都是需要同情的事情,若是拿來開玩笑,不僅會使對方難於下台,而且還表現出了你的冷酷。
開玩笑需要講究分寸,也同樣適用於職場當中。比如,當以前的同學或是朋友,成為了自己的上司時,不要自恃過去的交情與上司開玩笑,特別是在有別人在場的情況下,更應該格外注意。上司永遠是上司,最好不要期望在工作崗位上能成為朋友。另外,也不要大大咧咧總是在開玩笑。因為這樣時間久了,在同事麵前就顯得不夠莊重,得不到同事的尊重;在領導麵前,會顯得不夠成熟,不夠踏實,領導很難信任你,不能對你委以重任。
所以,開玩笑要分人分場合。開玩笑時,要注意下列事項:
★開玩笑要看對方的性格,如果對方是個事事較真的人,最好不要開玩笑。
★開玩笑要選擇適當的時機,不要在對方忙得不可開交或心情抑鬱時開過分的玩笑。
★和長輩、晚輩開玩笑忌輕佻放肆,忌談男女情事。幾輩同堂時,開的玩笑要高雅、機智、幽默,忌談男女風流韻事。當同輩人開男女間的玩笑時,最好不要摻言,隻若無其事地旁聽就是。
★異性之間開玩笑不可過分,尤其是不能在異性麵前說黃色笑話,這會降低自己的人格,也會讓異性認為你思想不健康。
★不能造成別人身體或精神上的傷害,不要把自己的一時高興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
★不要板著麵孔和對方開玩笑,以免引起不必要的誤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