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鄒振衣將下巴擱在她的頭頂上,閉上眼睛。

王祈端上‘有些’問題的飯菜是就看見了這很溫馨的一幕,他放上碗筷悄悄退下,然後來到門外沒事找事地去喂已吃得肥壯的大小雞。喂著喂著,他不覺回頭去看那扇窗,依稀還能看見他們相偎的身影。

少爺究竟是從哪裏找到了李寄這樣一個女子,受這麼重的傷,仿佛是與誰不共戴天才會下這般狠手。她為什麼會得到少爺如此的珍視?

這究竟是喜還是憂?王祈深深困惑,幾日前他在窗下聽到了他們的對話。那時月已爬上樹梢,李寄已經睡到了床上,鄒振衣沒有睡意,於是坐在床邊和她輕輕說著話。

“我要掙很多很多的錢,不用每天去討別人吃剩的東西,討不到吃時,隻能挖樹根,有一次,一棟房子裏出來一個人,他看到了我,就給了我一碗粥。我第一次看到這麼美的白米粥,沒有石子、沙子,是一碗幹幹淨淨、真真正正沒有餿臭的粥,從那以後我發誓,我要天天吃這樣的粥。那個人天天中午會從邊門給我一碗白米粥,但突然有一天,他不再出現了,我等了很多天,餓得頭暈眼花,於是我敲門想找他,結果開門的那些人把我揍了一頓,於是隻要我從他們門口出現,他們都會揍我。我聽見他們邊揍我,邊笑著說:看這個小兔崽子,保證八百年都沒換過一件衣服,瞧那臭的,真讓人不爽。就因為我沒有衣服換就要挨打嗎?於是我再發誓,我除了要吃白米粥,我還要天天穿新衣服,穿過一次的衣服我不會再穿,我隻穿新衣服。而且我知道,要達成這些目標,我就必需掙到很多很多的錢。我找了個人,我讓他教我認識了三個字:掙,粥,衣。我還讓他給我起了個名字,就用這三個字,我要告訴自己,我必須得到,無論用什麼方法!”

窗外,王祈淚流滿麵。

李寄聽了也默不作聲,很久很久,她道:“鄒振衣,多麼好得名字。我叫李寄,你知道嗎?”

“哦。”鄒振衣道。

李寄慢慢道:“在東晉,有一個叫幹寶的人將許多神話故事和名間傳說采集到了一本書裏,這本書叫《搜神記》。其中有一篇文章叫《李寄》。在東越國閩中郡,有坐庸嶺,在那裏有一條大蛇,老百姓十分害怕,有許多人都被它咬死了。蛇給人托夢,給巫祝下旨,要吃十二三歲的女童。當地的都尉、縣令、縣長就討了大戶人家奴婢生的女孩,有罪人家的女孩,然後等到每年八月初祭就將她們獻給大蛇,一晃已經有九個女孩作了祭品。這一年,官府又招募女孩了,將樂縣的李誕有六個女兒,最小的一個名叫寄。她打算去應募,可父母舍不得,但她還是偷偷得去了。她請求官府給了她一把好劍和一條能咬蛇的狗,到了八月初,她來到蛇穴,用食物將蛇引了出來,蛇出來大口吃著東西,她便放出狗,狗撲上去咬住蛇,她也從後麵用劍將蛇砍傷好幾處。蛇死了,李寄將九個女孩的頭骨運了出來,她說道:汝曹怯弱,為蛇所食,甚可哀湣!你看,我的名字正好和她的相同。”

鄒振衣聽得很入神,“李,寄……你也有很好的名字。從今天起,你就是李寄。”

王祈知道《李寄斬蛇》的故事,但他不知道她是真叫李寄,還是想叫李寄的人。

鄒振衣繼續道,“多麼好的故事。《搜神記》裏還有許多故事嗎?”

李寄點頭,“很多很多,不光《搜神記》,還有其他有故事的書。”

“那麼,”鄒振衣決定,“我要你每天晚上給我講一個故事。”

李寄寵他,“好,我每天給你講個故事。”

王祈聽不下去,離開了。

這兩個人仿佛變成了小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