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澳大利亞人定義的公平概念在中國不適用,因為人人都希望有朝一日自己也能成為特殊人物,從而享有特殊待遇。
△ 中國人解決個人的自尊問題時很務實。
△ 他們為自己是中國人而感到驕傲。這與美國人的愛國主義情懷是不一樣的。
遵從和一致
在這個部分,讓我們來看看人們是否喜歡遵循社會法規和公司製度。就像在“內部導向型和外部導向型”那部分中所提到的,澳大利亞人是內部導向型的,不喜歡像美國人和中國人那樣把公司規則當回事。然而,對於法律及社會的道德習俗,澳大利亞人確實會很認真地去遵守。
美國人遵紀守法,特別是公司的規章製度。他們覺得那些不遵守法紀的人是不忠誠的,不是他們的一員。他們的社會建立在製度的基礎上,這在一定的程度上為他們提供了公平的遊戲規則。他們做事很講究原則。
中國人在可能的環境下對於需要遵循的社會標準和道德規範有選擇性的遵循。表麵上,他們會遵守這些規定,因為他們不想惹禍上身。但是在一定範圍內,對他們自身有利而又不會使自身及其家人朋友為難時,他們會設法繞過製度障礙或幹脆不去遵守。這種行為往往是中國人的一種常見的行為規範,也是被社會接受的一種行為模式。比如,插隊、走近路、抄捷徑等。當中國人知道從中可以得到好處或被抓住的後果不會嚴重時,他們就會毫不猶豫地去做。由於這些行為對他們有利,也因為這種行為模式是在中國人社會裏預料之中的和被接受的。若撇開上述的從某種瑕疵來說,中國人還算是遵從社會標準和道德規範的。
對於公司製度,中國人遵循相同的原則。他們在不得而為之的時候就會去遵守。如果他們覺得要求過於苛刻,就會想方設法逃避。因此,如果你管理的公司裏是些中國工人,你可以期望他們遵守老板定下的公司規則。
文化差異要點
◎ 澳大利亞人
△ 雖然澳大利亞人的生活建立在法律的基礎上,也確實會去遵守法規,但奇怪的是對於公司準則卻可以不屑一顧。除非有充分的理由,否則他們很難理解為何非要去遵守公司的規定(內部導向型)。
△ 澳大利亞人不情願遵守公司製度的行為令美國人懊惱。
△ 澳大利亞人不願像美國人和中國人那樣在公司裏和其他人總是持著一致的觀點和立場。
△ 他們不會配合你,除非你有充足的理由說服他們。他們的行為和觀點是以他們個人為基礎的。
△ 他們覺得驚訝的是:不論公司怎麼命令,美國人和中國人似乎都會毫無異議地去執行。
△ 逼著澳大利亞人循規蹈矩會引起他們的反感。
△ 通常,越寬鬆的政策越會奏效。
△ 鑒於上述這些原因,美國人和中國人覺得澳大利亞人比較粗心、頑固、不太合作。
△ 如果你為客戶生產的產品有精確的規格要求,有時會產生一個問題,每個澳大利亞人都可能想了解為何需要這麼精確的規格。
△ 澳大利亞人遵守法律以及他們覺得有價值的社會準則,例如在商店裏等著挨個買東西或排長隊(體現公平)。
△ 漠視規定並不是為了個人得利,而是因為他們覺得某些規定非常愚蠢和多餘。
◎ 美國人
△ 美國人接受社會法規和公司製度(外部導向)。
△ 他們會下意識地去考慮如何維持某些準則。
△ 規章製度是一個公司穩定的基礎,他們希望員工能遵循這些規定,否則就不要在公司幹下去了。
△ 美國人希望每個人都遵守規則,所以不能理解為何澳大利亞人有時不能遵守。
△ 美國人被認為是很“挑剔”的人。澳大利亞人覺得不需要如此認真地遵守規則,而且會質疑為何要這麼做。
△ 美國人希望全體員工遵循相關政策、角色、公司規範。他們強製公司員工要循規蹈矩。
△ 他們越來越不能忍受那些不遵守製度的人。
△ 雖然美國人遵循既定的規則,但要是他們強烈反對的某些規定時也會打破常規。美國人還是非常個人主義的。
◎ 中國人
△ 中國人不會問他們為何要遵從規章製度。他們會按命令行事。 他們不喜歡招惹任何人,也希望得到別人的配合。
△ 他們不大會質疑規則,而隻是一味地去遵循。他們不會令乘坐著的船打翻。
△ 中國人的適應性很強,為了安分守己或被喜歡,他們會調整自己的方式和對別人的期望。因為行為出軌的人會遭到唾棄。他們同樣也會對那些不聽話的人施加壓力。
△ 然而,中國人會尋找一些變通的方法來繞過製度的障礙。
△ 中國人鑽製度空子的時候,通常是為自己和家人謀私利。中國人覺得這是可以接受的。能夠逃脫的時候他們也會盡量逃避。這反映了他們對於特殊法規和特殊人群的策略。
交往小竅門
◎ 美國人
▲ 美國人可能覺得澳大利亞人很懶(不會盡力讓產品達到精確的規格)、頑固(不遵守公司製度),不是一個合格的團隊成員(不遵循公司的方針政策)。
冒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