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9,書友的緣分(2 / 2)

轉眼又是一年的年末,安然遇到一個正追的新文下又遇到該名書友,上前去搭話,問她今年是否還要去外地旅行過年,是否有什麼計劃,還是說有了什麼好的消息。

別說,她這一問,還真問出來了好消息,書友頗為感慨的說,承你吉言,不容易啊,兄弟我今年總算可以回家過年了。

聽話聽音,安然立刻問,這麼說今年是混上男朋友了。

書友先發了一個抹汗的表情,然後說,可不是嗎?終於混上男朋友了,不容易啊,正好趕著過年的時候,兩人到雙方家裏見見家長和親戚,在父母麵前確立一下關係,如果沒什麼問題,咱們這就算是正式定下來了,同時也算是解決了咱倆每年都愁的過年年關的問題,總算是可以過個安生年了。

安然替她感到高興,她知道那位書友對感情非常認真,又處於那麼一個環境之中,這麼多年能堅持下來,找到一個合心意的另一半,也是非常不容易,便八卦的問她,她的男盆友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啊?兩人怎麼認識的啊?家鄉哪裏啊,工作何處啊,帥不帥,高不高啊?

如果說三次元,某人抽起風來是個話嘮,那麼二次元這個毛病卻是尤為的顯著。

書友笑,說起來,這個人你大概也有點印象,你還記得我當初怎麼想著過年出門旅遊來躲避周遭親友的“親切”關懷的嗎?

安然倍兒都沒打一個,立刻回答,記得,怎麼不記得,記得可清楚了,不是你收集各種逃避手段挨個兒試,結果發現都不太好使,後來遇到一個驢友……說到這裏,安然突然心中一動,抖著手打道,不是吧,同學,你的男盆友就是那個過年七天假,趕場似的相了七天親的那位驢友吧?

書友發了一個豎著大拇哥的表情,誇她聰明,並糾正她說,她那隻驢友男盆友說,那種相親的方式不叫趕場,叫趕死,即趕場趕得想死。

安然飛快的打著字道,別管是趕場還是趕死,那個一點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們倆個到底是怎麼勾搭到一塊兒去的?

書友說,挺簡單的,其實在網上,她和這位驢友說起來也認識好幾年了,他們又是因著交流怎麼逃避年關關注個人問題而結識在一起的,都是大齡男女青年,還比較有共同話題,後來有好事者還專門建了一個群,交流怎麼有效的應對大爺大媽親爹親媽的對個人問題的各種關懷,他們倆好死不死的又都參加了那個群,其實進了群,怎麼有效交流絕招的“正事”沒怎麼談著,大部分時間都在胡扯淡,不管怎麼說,大齡男女青年由於都有共同的經曆,在一起還挺有得聊的,書友和她的驢友男盆友也時常在群裏出沒。驢友時常顯擺他最近又在假期的時候到什麼什麼地方遊覽祖國的大好河山了,又怎麼以此為名跟老爸老媽打遊擊戰了。書友因為漸漸在他的洗腦之下對旅行產生了興趣,不時的向他請教一些這方麵的經驗,聽他講述一些他的旅遊經曆。

慢慢的,兩人就開始了私聊,話題了從最初的旅行開始拓展到了其他的方麵。

不過,兩人都是成年男女,雖然心裏對彼此印象都不錯,但並沒有急於從二次元向三次元發展。

如此這般君子之交淡如水的聊了一年多,兩人算是真正的建立了信任的基礎,話題才開始一點點從二次元向三次元發展。

然後兩人這才發現,本以為天南海南的距離,沒想到他們居然是同處一城,而且原本所讀的學校竟還鄰居,說不定什麼時候,兩人曾在大學時代無數次在路上擦肩而過。也說不定,在這一年多的時間裏,他們在城市中的大街小巷裏對麵相遇不相識。

安然也跟著感歎一句,這真是緣分啊。

可不是緣分嗎?

兩人的家鄉雖然並不是這座城市,但他們都在這裏工作,生活,買房,買車,他們在這裏奮鬥,在這裏紮根,並將繼續生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