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年的闔家出遊的旅行,給書友一家留下了許多美好的回憶,也讓書友這麼些年來,終於過了一個久違的輕鬆幸福年,同時,也讓她嚐到了旅遊的甜頭,勾起了旅遊的興趣。
第二年,很不幸很可惜的是,書友依然沒有能解決她自己的個人問題。雖說去年全家以旅行方式過了春節,但這種方法隻能對付了一年,對於老一輩人來說,年年讓他們在外麵過節,也還是有些不大習慣。
於是,書友隻能自己一個人出門旅行過年,因為她經過這一年來的觀察發覺,如果她出現在家庭聚會之中,由於現成的標把人物在那裏戳著,大家的話題免不了圍著她打轉。但是如果她缺席不在,大家肯定不會忘了她,少不了要把她拎出來說叨一番,但由於本人不在場,失去了目標人物,再怎麼說叨也是有限。兩相比較來看,她在場,不僅不能減輕父母兄姐被人勸教的壓力,反而增添了火力和壓力。她不在場的時候,他們反倒能輕鬆一些。
既然這樣,她還是遁了吧,過完了年,再摸回家裏去,與家人愛怎麼團圓就怎麼團圓,至於春節,她琢磨著,如果明年還混上男友,那就還是她一個人旅遊去吧。
雖說書友的本質還是死宅一名,完全可以打個借口說自己出門旅遊,實際上窩在自己的房子看小說度日。但是,說到春節畢竟不同於平時,一個人待在房間裏吃吃喝喝看著小說雖說不錯,但畢竟品著有點缺少味道。而且,讀書工作這麼多年,她還真沒出門好好的玩過,再加上頭一年與家人一起旅行出遊,她也遊出了一些味道來,於是,這第二年幹脆向好位傳銷驢友取取經,找一個適合於單身女子獨自旅行過年的好地方,自己放鬆放鬆。
至於家裏的父母兄姐怎麼對親友們解釋倒也是現成的答案,說這孩子讀了幾年書,又學了個比較洋氣的專業,所以現在性格比較新潮前衛,愛好說起來也比較高大上一點,愛上了旅遊,但是呢,平時工作比較忙,一直抽不出時間來,這麼趕上春節了嗎?總算是有了假期,所以死活要出去玩。他們一想這孩子這些年在外麵工作辛苦,也挺不容易的,一年頭到了,便也就同意讓她出門好好給自己放個假。
書友自我打趣著,說起來,她也不知道該感謝家鄉早婚的風俗,還是該埋怨那些熱心又嘴碎的七大姑八大姨三姑姥爺二大爺,就這麼硬生生的讓她一個死宅放棄了打包回家混吃等死的“偉大”計劃,被逼得上進,逼得自強,逼得留在大城市發展,逼得愛上旅遊,把一個宅縮硬逼成了獨立的精英。
當時好些一同追文的書友感同身受的感歎著,說那位書實在是太勵誌了,剩女剩到這個份兒上,真乃強人一枚,尤其是這份對婚姻和感情的堅持的態度,對自己負責的精神,值得所有大齡男女青女學習。
書友之中也有不少大齡女青年--大概喜歡泡在網上追文看的人,大多屬性比較宅,比較宅的結果就是自願或是非自願的成了剩男剩女,生活圈子比較小嘛,豔遇的機會自然相對也就小了一些。因此,對於逼婚過年關的問題也都深有感觸。
大家在感歎之餘,也覺得這個春節時候以旅遊為名逃避沒完沒了的相親和以關心為名的逼問是一個比較可行的招數,前提是,你擁有比較開明的家人或是擁有比較大的膽子,否則,實施起來也是有挺大的難度的。書友們當時七嘴八舌的唏噓了一通,大吐特吐了一把苦水,話題在不知不覺也就跟孫大聖的筋鬥雲似的,歪到了十萬八千裏之外。
追文有時就是這樣,蘿卜白菜各有所愛,有的文死活也看不下去一個字,有的文呢,別人覺著一個字都難以下咽,自己卻看得津津有味。喜歡吃蘿卜的人總會在蘿卜地裏碰頭,喜歡吃白菜的人也總是在白菜地頭裏遇到,低頭不見抬頭見,兜兜轉轉的總能遇上,一來二去的,不少書友就會彼此混個臉熟。
安然這人在二次元有時候,倒比在三元更活潑一點,有時抽風還喜歡在文下勾搭個人什麼的,有時候是覺得這個書友說話有趣,有時候是因為彼此看書的口味相近,彼此推薦個新文什麼的……反正各種原因都有。
而這名被婚齡逼成精英的書友則是因為她的“勵誌”經曆讓安然覺得印象深刻,雖說她這個沒有出息的幹物女在心氣方麵被人家甩出了不知道多少條街,但由於大齡女青年的共同特點,在她的心裏倒也單方麵的生出些同病相憐的意味,又由於口味相近,又生了一點臭味相投的意思,總之,她屬於沒事閑的,對一些二次元芝麻綠豆的小事記得格外的清楚的怪人,遇到熟人,有時會主動上去攀談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