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個由出塞墾荒的百姓們自發形成的小鎮,非常破敗荒涼。已經日上三杆,街道兩邊卻沒多少行人。臨街的店鋪也大多沒有開門營業,隻有兩三個賣早點的,手裏拎著竹籃子,怯怯地湊到彭學文等人的身邊,滿眼祈求:“老客,買個窩頭嚐嚐吧,又香又甜,吃一個能頂一上午!”
“老玉米,剛出鍋的老玉米!老客,您老買一個嚐嚐吧,隻敢收您老倆個大子兒!”(注1)
“柿餅子,柿餅子,帶霜的柿餅子!”
“大黃餅,大黃餅,解乏解餓!老客您保證在別處見不到這東西!”(注2)
趕了整整一早晨的路,彭學文的肚子也著實覺得有些空了。跳下戰馬,掏出一把銅板丟到看起來最幹淨的一名小販的籃子裏,大聲吩咐“六個窩頭,六個玉米。多的就不用找了!”
“謝大爺賞嘞!”賣玉米小販答應著,掀開籃子上的濕布,用夾子檢出六根玉米,拿草紙裹了,逐個遞到“貴客”們麵前。隨即又從賣窩頭的同行那裏替彭學文等人買了六個窩頭,也用草紙包了,恭恭敬敬捧了過去。
時值仲秋,正是玉米成熟的時候。昨晚才從地裏頭掰下來的老玉米散發著特有的香氣,令人咬上第一口,就無法停住牙齒。很快,一根老玉米落肚,帶著幾分期待的感覺,彭學文將窩頭遞到嘴邊,剛剛咬了一小塊,有股又苦又澀的味道便順著喉嚨直衝腦門。
“呸,呸,呸!”接連吐了幾大口,他都沒能把嘴裏的苦澀味道吐幹淨,氣得將才缺了一個小角的窩頭往地上一丟,指著賣窩頭的小販兒腦門喝到:“你賣是是什麼玩意?居然也該拿出來騙人?!”
“窩,窩頭!”小販兒被嚇得連連後退,手捂著籃子,低聲狡辯,“三七麵兒窩頭,就是這種味道!您隻是吃不習慣而已,不是……”(注3)
“去你媽的三七麵兒窩頭,你當老子沒吃過三七麵兒麼?”齊誌強也屬於吃東西比較快的一類,握著個咬了一大口的窩頭,衝著小販子大罵。
他原本就長了張棺材板麵孔,發起怒來,更顯得窮凶極惡。賣窩頭的小販子嚇得連腿都軟了,膝蓋一彎,就跪在了地上,“老客饒命,老客饒命。真的是三七麵的窩頭,三分棒子麵兒,另外三分,是,是橡子……..”(注4)
橡子麵兒產於山區,一般人家隻是拿來喂豬。自覺受了欺騙的齊誌強大怒,抄起馬鞭就要給賣窩頭的小販兒一個教訓。先前賣玉米給他們的小販兒見狀,趕緊上前幾步,大聲祈求,“老客,老客別生氣,聽,聽我解釋,聽我解釋一句。不是我們刻意欺騙您,是,是…..”
迅速向左右看了看,他壓低了聲音,帶著幾分悲憤補充,“是鎮上的高會長派人,用橡子麵兒把白麵都給收走了。說是奉了太君的命,節約細糧。誰要是敢再賣白麵窩頭,就拉到外邊去打靶!”
“你胡扯!”齊誌強雖然不肯相信,手裏的馬鞭終究沒打下去,緊皺著眉頭,繼續喝斥,“少拿小鬼子說事兒,他們再霸道,也不能連飯都不讓你們吃!”
“真的,真的啊!”其他小販齊聲喊冤,“老客,大清早第一筆買賣,我們哪敢隨便糊弄啊!真的是維持會把白麵都收走了啊!誰要是敢再賣白麵,就槍斃!”
“真的有這種事情?!”齊誌強有些吃不準了,回頭用眼神向彭學文請示。後者倒是聽人說過,東三省那邊鬼子不準中國老百姓吃細糧。卻沒想到同樣的惡政已經蔓延到了草原上。擺手製止了齊誌強繼續嚇唬小販,將頭低下去,衝著距離自己最近的一個問道:“這是什麼時候的事情,怎麼我前些日子路過時,還沒聽說?”
“就,就是最近才剛剛開始的事情!”小販們聽他語氣溫和,膽子便稍微大了些,抬起頭,低聲回應,“大概是七天,不,八天前,有個騎著馬的太君過來下的令。緊跟著,維持會的老總們就挨家挨戶地搜,讓大夥把細糧都交出去換橡子麵兒,誰也不準私藏。還說這是支援,支援什麼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