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零二章 被遺忘的人(2 / 2)

“依照臣對於項聲將軍的了解,他定然也會從郢都求援,三峽關口和江州城現在十都在我朝手中,所以我朝大軍可以順著長江之流而上,各種物資補給絲毫不缺,蜀軍破敗立刻,隻是時間問題。”季布拱手道,同時也說出了建議:

“蜀國試了成都,便算是喪家之犬,臣請大王增派斥候軍,防止蜀軍暗中調動援軍救援固守在墊江城的韓世忠大軍。”

“此言有理。”項羽便從軍中抽掉一個千人隊,全部重做斥候軍,全麵負責南來北往的官道和小道上,防止蜀軍暗中調兵南下。

兩國王者則一個駐紮與武陵,一個駐紮在上庸;不知不覺之間,戰鬥的決定地,從漢水流域變成了長江流域。

無論是李世民還是項羽都清楚,蜀國存亡的一戰,便是在南邊;如果韓世忠戰敗,把蜀國巴蜀南邊的廣袤土地將全部丟失!隻剩下漢中郡一個地方,這樣以來蜀國當真是無出頭之日了。

以漢中郡一郡之地,自成都攻漢中,所謂的劍客天門關口,也成為了一堆擺設。

“項家祖上的英靈,大楚水澤湖泊的神怪、至高偉岸的大司命、無所不能少司命,寡人以王的身份祭祀,請求你們賜福大楚,定要勝過數蜀國!大楚每天祭祀從不斷絕,福澤可期!”

同樣的一幕,也在武陵城中發生著,李世民仰望星空,月明星稀,不由得向著上蒼祈禱:“寡人之於國也,盡心焉耳矣;從未有一絲懈怠,不視百姓為魚肉,未視國中靚女嬌娃為陰樂之玩物,寡人自述無罪,天命何以不歸?”

不管什麼時候,人類總會覺得有天命所歸這回事情;一個王朝要是真的到了滅亡的時候,誰都擋不住,這就是氣運到了。

李世民覺得,自己的蜀國還有很長的國運,國祚絕對不會一代人的穿不下去,就斷絕掉。

秦國,京城!

扶蘇看著自己麵前送來的情報,分析著楚國和蜀國的戰況;眼中的玩味之意非常深。

在扶蘇的右手邊,是嫡長子嬴無雙。

嬴無雙雖然和他的舅舅稽粥一同組建了草原事務所,隻是在草原上到了個把月的時間,就已經回到了京城;治理草原,終究是上頭動動嘴,下邊跑斷腿。

是而,扶蘇在處理政事的時候,就把嬴無雙帶在了身邊,周市從領著一幫官員,把奏折分類,分輕重緩急,各種彈劾的奏折。

因為深知後世政治體製的變更,所以扶蘇新設置了一個七品的參奏郎,撞門負責接收各種彈劾的奏本,並且命令規定,出任此職位的人,不得與朝中任何大人結交關係;如果故意克扣下來參奏位高權重朝臣的奏折,則全族斬首!

為了防止自己的後輩子孫改動這個製度,扶蘇也是下了一條死命令,若改此製,非我族類。

這話是非常重的,要是後世子孫有人想改變這個製度,給參奏郎高位,那就是不是我嬴扶蘇的後代。

向來在忠孝當頭的時代,絕對沒有誰敢這樣做。

同時給出特例,七品參奏郎的俸祿給三品大員待遇,而且準參加朝議。所以這參奏郎的品味雖然低,但是卻掌控中參奏彈劾文武百官的奏折,也算是人人忌憚的一個職務。

扶蘇選來選去,覺得這樣的人不需要有多大本事,但是一定要聽話,忽然想到了宋義的兒子宋襄,或者是原來的齊王田榮、前楚王雄心,又或者是匈奴人的老單於頭曼,這些人都是不錯的選擇。

可是法正一語點醒了扶蘇,這些人大秦國養著是沒有什麼問題,畢竟皇帝要做一個天下萬民敬仰的好皇帝,就需要有非常寬廣的心胸;換言之便是要有容人之能,方才能成為一代聖主。

可是這些人都是其他國家的降王,在手裏沒有權利的時候,自然不敢對出大秦表現出來神峨眉不滿意的地方,但是一旦手中掌握了權利,則可能利用手中的這些職權,來做出一些危害大秦國的事情。

扶蘇聽罷,就把這個念頭給丟了,最後在法正的見一下,選了一人出任此官職,此人不是比人,正是那爆表出來了好些年頭,卻一直都沒有得到皇帝召見的紀曉嵐!

紀曉嵐本要進獻房中術給皇帝,卻奈何皇帝一直都沒有考慮這事情,甚至就連皇帝自己都快忘記了還有這麼一號人物,最後才想起來,宮中有一太監,換做西門慶,正好可以設一個副職,一並把這事情辦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