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19章 大明成化鬥彩(2 / 2)

跟那種狂妄無邊的人學?

學個毛線啊!

劉宇浩心中鄙視張老,臉上卻不會表現出來,笑著點點頭道:“褚老放心,我會留意學習的。”

雖然說此次是一個文化交流會,但劉宇浩知道,這種性子的交流會其實是帶有為國家回購文化精品的目的。

所以,剛走上潮汕會館二樓,劉宇浩就看見已經有數十件古董物件擺放整齊,等著他們這些國內的專家們上前鑒賞。

“成化鬥彩雞缸杯!”

盡管會館二樓擺放著許多物件,可褚老還是一眼就看到了一處玻璃罩內安置的兩隻雞缸杯,頓時眼睛眯緊,眉毛蹙了一個“川”字。

雞缸杯顧名思義,造型如缸,繪雄雌雛雞等,流行成化一朝。在古玩界風靡至今。誰擁有成化雞缸杯,僅一件就可以傲視同儕。

今人恐不明白這小若雞卵的小杯,何以如此有魅力?

答案也不算難。一是成化雞缸杯小而薄,易碎,五百多年來,稍有不慎即成千古恨,故至今世界上存世者寥寥,物以稀為貴是顛覆不破的法則。

二是這小杯在明朝一出生就是皇家血統,從未淪落百姓家。曆代皇帝都推崇備至,據《神宗實錄》記載:萬曆皇帝極喜愛雞缸杯,身邊有“ 成杯一雙,值錢十萬”,這是當時的價錢,距今已逾百年。《神宗實錄》就是萬曆皇帝起居的生活檔案,想必準確無誤。

由於成化鬥彩雞缸杯名氣太大,明清兩代仿品極多。尤其雍正乾隆時期,仿品比比皆是,有的妙肖之極,有的卻離題萬裏。

不管如何,成化雞缸杯身價與名氣已坐定江山第一把交椅,曾領導彩瓷數百年。可惜的是明朝自成化之後,鬥彩並無發展,後來的七八朝皇帝並無超越之意,渾渾噩噩,躺在前輩身上享福,一代不如一代,最終將大明江山斷送給李自成。

不能超越自己,最終總會被別人超越。

一隻小小的雞缸杯就是一代曆史的鑒證者,它以自己的存在時時刻刻都向人們訴說一個簡單的道理。

“老褚,你來看我的這兩隻雞缸杯如何?”

看到褚老一臉震驚,張老得意極了,背著手搖頭晃腦的站在那裏,嘴角微微上翹,帶有一絲刻意的誇張。

“這,張老,別告訴我說,這兩隻雞缸杯都是你的?”

褚老一臉詫異的問道。

台島的博物院才存有十一隻呢,沒想到如此稀罕的寶物張老卻自己就獨享兩隻,褚老吃驚也是有道理的。

“二十年前得了一隻,另外一隻是最近才得來的。”

張老的虛榮心得到了極大的滿足,指著那玻璃罩中的雞缸杯仰頭大笑。

褚老點點頭,先是圍著那雞缸杯仔細端詳了一會,然後才緩緩的抬起頭來,此時褚老臉色已經慢慢平靜了下來,淡然道:“張老,這雞缸杯我能上手嗎?”

“可以,我來安排。”

張老本來就是有意想把這雞缸杯拿出來顯擺的,怎麼可能放過這個機會,毫不猶豫的就答應了下來。

不一會,兩個配槍的安保人員走了過來,在輸入密碼後,玻璃罩被打開。

劉宇浩覺得好奇,也跟著圍了上去。

那雞缸杯器形為敞口,斜直壁,臥足,底青花方框內書“大明成化年製”六字雙行楷書款。

在得到同意後,劉宇浩戴上手套,將其中的一隻雞缸杯拿起,仔細看過去。

手中那雞缸杯的杯內外壁為牙黃色,青花下沉,胎質細膩純淨;五彩微微開片,迎光透視可見外壁的青花五彩紋飾,釉質迎光肉紅色,在燈光的照射下玉質感極強。

“釉質肥碩如磷脂,細膩溫潤如美玉。”

劉宇浩不禁在心中想起了齊老爺子經常說的這麼一句讚美成化鬥彩的話。

再看過去,雞缸杯外壁以青花及彩繪子母雞圖,外壁口沿和近足處各繪青花弦紋兩道,弦紋之間繪山石花卉兩組,一組為洞石牡丹紋,另一組為山石萱草紋,山石之間公雞和母雞帶領小雞在草叢中覓食,昆蟲飛舞而來。

“宇浩,這個叫做子母雞圖!”

褚老邊看還不忘在一旁指點劉宇浩,介紹雞缸杯上的子母雞圖。

子母雞圖由來已久。

成化鬥彩雞缸杯上的圖案源於宋人畫母子雞軸。古人認為雞有“五德”,文、武、勇、仁、信五德,並稱其為“德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