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64章 黃公望真跡(2 / 2)

黃公望師法古人而不泥古,常以自然實景入畫,這與他寄身於深山大川之間“領略山川之情韻”是分不開的。明李日華曾謂黃公望“終日隻在荒山亂石叢林深筱中坐,意態匆匆,不測其所為。又每往泖中通海處,看激流轟浪,雖風雨驟至,水怪悲詫而不顧。”夏文彥又說:“探閱虞山朝暮之變幻,四時陰霽之氣運,得之於畫,而形之於畫,故所畫千邱萬壑,愈出愈奇,重巒疊嶂,越深越妙。”

一口氣說了很多,劉宇浩也感口幹舌燥,抓起一杯茶猛灌一口,笑了笑說道:“老師,我想的是,這幅畫很有可能是黃公望當初畫來準備送給倪瓚的,可畫完後,黃公望發現自己出現了一個錯誤,最後就沒有落款蓋章,最後也沒有送給倪瓚。”

“小友,為什麼你會有這樣的判斷?”熊老聽了劉宇浩最後的話,不禁蹙緊了眉頭。

“嗬嗬,道理很簡單,黃公望雖然和倪瓚同為全真教道友,也都是江南書畫界翹楚,可倪瓚的畫風格調天真幽淡,筆法疏簡,以淡泊取勝,作品多畫江南山水,構圖喜采平遠之景,善畫枯木平遠,景物簡略。”

劉宇浩略一停頓,環顧一周又道:“黃公望卻因他中青年時代生活路途不是太順,曾經受人牽連入獄。年過半百後,方隱居杭州,專心創作。其作品,峰巒渾厚,草木華滋,這個與倪瓚的性格、風格等等是都不盡相同的,他們彼此都不一定會欣賞對方。”

劉宇浩又講道:“更何況,當時倪瓚是江南望族,黃公望是落魄士子,又屬於狂妄之士,他們彼此能夠神交已經是一種美好向往了,真正那個社會怎麼會允許他們不顧及身份做朋友呢,所以最後不了了之的可能性很大。”

齊老爺子連連頷首笑道:“元四家中,黃公望誕生最早,年壽最高,其蒼秀雅逸的水墨新風,對倪、王等同時代畫家,都發生過影響。明代文征明、沈周都以之為楷模,至清初“四王”等也都是黃公望山水的崇拜者,以致出現“人人一峰,家家大癡”的局麵,影響之大,至今未已。宇浩,你有沒有想過,假如這幅畫是真跡,會在書畫界引起多大的波瀾嗎?”

“呃......老師,我真的沒有想過這個問題呢。”劉宇浩搔搔頭嘿嘿一笑。

“《富春山居圖》乃黃公望先生的代表作品,當屬無價之寶,可黃公望留世的每一件作品其價值都是不菲的,要我說,價值連城也不為過,隻是看持寶人的‘心態’是怎麼樣的了。”齊老麵無表情的說道。

劉宇浩聽齊老這麼一說就明白了老師的意圖,齊老爺子肯定是怕自己年少輕狂,為了些許蠅頭小利轉手把這幅山水圖賣掉,那對國家,對民族文化的傳承都不是一件有利的事。

“老師,我現在已經有很多錢了,這幅畫我本來就是想買來送給您的。”劉宇浩笑著說道。

齊老一愣,擺擺手笑了:“好了,今天就到這裏吧,老師怎麼會要你的東西呢,隻要你能明白老師的苦心就好,隻可惜這幅畫破損的太嚴重了,我需要把這幅畫拿到一個朋友那裏幫你修複,還要再請幾個權威專家做一次鑒別才好。”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熊老聽了齊老爺子的話,老臉更是羞的通紅,理論上來講,這幅畫有一部分是毀在自己手中的,假如自己當初眼力強一點,或是早日有朋友看出畫的出處也不至於埋沒至今了。

......

沒想到跟著齊老出來溜個彎弄了幅黃公望真跡到手,劉宇浩的心情甭提有多高興了,一路上開車也飄飄然,如果不是被齊老嚴厲的眼神製止,劉宇浩就差點闖了一個紅燈。

叮鈴鈴......

劉宇浩的手機正好響起,朝齊老爺子俏皮的吐了吐舌頭,劉宇浩拿起手機一看,電話是秦衛先打來的。

“秦大哥,這會兒了找我有什麼事嗎?”

這段時間秦衛先去了趟華北收購古董去了,走之前是和劉宇浩打了招呼的,按說秦衛先不應該這麼快就回來的,所以劉宇浩對秦衛先在這個時候給自己打電話很是好奇。

“宇浩兄弟,我現在華北呢,聽一個朋友講,中原豫省的玉石文化節馬上就要開幕了,老弟有沒有興趣湊個熱鬧啊?”

秦胖子大大咧咧的聲音從電話那端傳來,依舊是一副樂天派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