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覲見(2)(2 / 2)

更何況,連這個人都回來幫自己了,天命看起來又回來了!苻宏有些欣喜的看了看坐在自己身邊的這個人。

而這個時候,在苻宏身邊坐著一個僧人,披一件金色袈裟,七十多歲,黝黑的一張臉,相貌奇醜,厚重的雙唇,白眉低垂,雙目微閉。別看他形貌醜陋,卻是名動天下的高僧釋道安。段業仔細回想了下,結合自己的情報,終於確定這個人是道安無誤。

隻是這個時候段業卻是有些震撼,自己當然早就注意到了道安,可是昔日淝水之戰之前,由於苻堅一意孤行,非要南下滅晉,道安反對無效後,一度遁走陰山,並且表示塵緣已斷,可是為什麼這個時候他又會出現在苻宏身邊呢?

釋道安本姓魏,常山扶柳人,神性聰敏,十二歲出家,破除俗姓,以釋為姓。

可惜這位道安先生的運氣實在是很差,因為他長得實在太醜了,大部分人看來,男人的長相不是最重要的,可是如果太醜,那麼大部分也是會很煩的。可惜,道安那時候拜的師傅,修為根本不夠,見道安很醜也就著相了,非常討厭他。道安想求些佛經師傅都不願意。

架不住道安苦苦哀求,師傅隻好拿出一本辯意經一卷,約五千字。但是師傅卻也不讓道安研讀,因為道安那時候還得種田。即便這樣,師傅也說你晚上就必須還回來。那意思很明白,就是不想給你看。

可是沒想到,道安帶佛經入田,休息的時候讀經。晚上回來,把佛經交還給師父,還要後麵的。

道安的師傅就不爽了,說你這本都沒讀懂還要下麵的?沒想到道安卻直接就把這本經給背下來了。

這下子,道安的師傅有些震撼了,但是為了防止這是巧合,師傅又給了篇幅更長的光明經一卷,道安又帶佛經入田幹活,晚上再還給師父,這次背誦,還是不差一字。

從此道安名聲大噪,也因此有機會拜佛圖澄為師,首創寺塔傳教,門下弟子無數,中分河北,有一半的河北人受過他的教化。

後來為避中原之亂,道安至襄陽講經布道,整理佛典,為晉朝皇室、士庶所重。在襄陽的15年中,道安每年講兩遍《放光般若經》,未嚐廢缺。

大秦破襄陽智慧,苻堅得道安大喜過望,願意以國師相待,而道安見苻堅寬厚宏博,人中龍鳳,比起晉國司馬家的皇帝來,實在是天上地下,也因此來到長安,居五重寺,苻堅每有軍國大事,經常就谘詢道安的意見。而道安雖然得寵,卻謹守分際,從來不主動幹預政務,也約束弟子門徒,因為這樣,道安在長安士大夫和王公貴族之中中也享有崇高的威信。隻是那個時候,道安看出來晉國氣數未盡,居住在長安的其他胡人,表麵歸附,心裏還是不服氣,因此反對苻堅南下,結果默契了這麼多年的君臣倆卻心生齟齬。

不出所料,道安離開長安之後,就傳來了淝水之戰戰敗的消息,這一度讓長安上下,都有些懷有喪誌。

但是這一次,道安坐在苻宏身邊,就等於像天下人傳出了一個再明白不過的消息!我道安回來了!我回來輔佐天王了!

這些羽林軍們,雖然大部分人都是新近招募的,但是核心的軍官,卻還是老羽林的骨幹,他們可是認得道安的!

隻是大部分人,其實還是有些不敢置信。可是他們都揉了眼,掐了屁股,都確定自己不是做夢!

那真的是道安呐!

顧不得君前失儀,大家居然都歡呼了起來!

段業心中不由得暗歎,自己千算萬算,卻是沒有算到,道安居然會這個時候回來!看起來此去的吉凶,就要另算了。

而這個時候,苻宏也看見了跪在那裏的段業。

雖然這個時候,段業像自己其他的臣民一樣,都跪在那裏,不太敢抬頭,神色恭敬。

但是苻宏也是見慣風雨的人,他一眼就看出來了,段業的跪姿很不習慣,很別扭,雖然他在竭力的放鬆肌肉。

而這隻說明一個問題,他很少給人下跪,也很討厭下跪!

這就意味著,他願意為了不下跪而做很多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