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二章 另辟蹊徑取大權(1)(2 / 2)

焦孟好像明白了。

如果真是這樣,勇士堡往來的人口,起碼會多幾倍,那樣的話自然會需要很多的茶樓,酒肆,賭場,妓院,而光是這些,就能新征收很多稅啊!而且,商人多了,雖然稅率少了,可是商人多貨物就多,實際征收到的稅,隻會更多,而不是更少。

這麼說起來,其實減稅,才是真正的增加收入啊!

在焦孟過去的理解裏,其實完全不會也不可能想到這一茬,在他看來,增加稅率稅收會增多,說明統治者橫征暴斂,而如果輕徭薄賦降低稅率了,說明他寧願自己手上的錢少點,也要照顧大眾。

但是從段業的描述來看,很顯然的,減稅卻能增加稅收,雖然焦孟還是覺得,有些地方,他還是想不通,不過,起碼將欲取之必先與之的道理,他還是知道的。

事實上,減稅這個東西,在後世是一個深刻的財政政策,因為道理很簡單,你一減稅,很容易就能夠刺激生產和消費,想也知道,如果稅率太高,例如100%,看起來,是你把所有的收入都收稅了,但是你實際上收不到稅,因為當把所有的收入當做稅收上繳的時候,人們會覺得自己付出了那麼多,卻什麼也得不到,既然肯定是得不到,還不如不幹了,所以在這種情況下,生產者不願意生產,投資者更不願意投資。

當然在稅收為零的時候,統治者也收不到稅。所以不管怎麼說,比例稅還是要收的,不然統治者如何統治呢?但是,後世完全可以從數學上證明,如果適當地降低稅率,可以擴大稅基,就可以收到更多的稅。而且,通過減稅,就可以給人們以更大的刺激,促使人們更努力地工作,更多的投資,更好的發明創造,更勇於承擔風險,更敢於消費,更加利於資本的流動效率。

而這樣一來,就可以形成良性循環,因為人們的這些行為會切實提高生產效率,切實增強經濟實力,切實降低通貨膨脹,切實更新換代,並且由於經濟發展而能夠增加就業。

不過,對於焦孟來說,他沒有學過經濟學,他不用理解這些,他隻知道,這個自己開始還有些疑慮的段大人,已經給他上了一課,這麼簡單的道理,起碼他自己,既沒有從書上看過,也沒有聽前輩們說過,今天,是第一次從段業這裏聽到。但是一切,卻是這麼的順理成章,理所當然。

對此,焦孟很佩服,簡直是心悅誠服。現在,他也有些理解,為什麼段業年紀輕輕,就能夠當上敦煌太守,統帥數萬大軍了。

段業卻接著說道:“焦先生,其實還有一點,你想想看,如果多了這麼多的酒肆茶樓,青樓賭場,那麼,小二,廚子,妓女,雜役,賣菜的,種菜的,打零工的,等等,會能讓多少人,有機會找到自己的一碗飯吃?這些人過去很可能沒法養活自己,現在可以養活自己,過去可能過的很苦,現在能夠填飽肚子,這是多大的功德啊。”

焦孟一愣,他開始確實沒有想到這一點,這也正常,沒有受過經濟學訓練的人,也不可能曉得就業是一個多麼重要的事情。

但是焦孟畢竟是商海混過多年的人,這些事兒,是一點就通,一撥就亮,這麼多人如果能夠自食其力,有口飯吃,一方麵,肯定對勇士堡是有好處的,他們也會感念段業的恩德,但是更重要的,人頭稅,又能多收多少啊?

看起來,這個段大人真是了不得啊,懂的細水長流的道理,更曉得如何授人以漁再收網的奧妙。這一手,天下可是沒幾個人能夠想的出來。

隻是,焦孟不解的是,既然這位段大人如此的生財有道,幹嘛還跟自己幹上了呢?他到底想從自己這,得到些啥?

與其再在這裏繞來繞去,不如攤開了說,焦孟欠了欠身,道:“大人的這一番宏圖誌向,焦孟佩服不已,焦孟雖然年過六旬,不過也願意為了大人的這番事業做一個馬前卒,大人如果有什麼需要焦孟做的,不管是出錢出力,焦孟都在所不惜!”

“嗬嗬嗬嗬。”段業笑著拍了拍巴掌,還連著叫好。隻是他每拍一下,焦孟那心裏就咯噔一下。他可是聽說過,有些官兒要錢,就是憑著那拍手的聲呢,一下子,可是十萬錢!

天靈靈地靈靈,千萬別多過五十萬錢啊,焦孟在心裏默默向各路神佛祈禱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