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九章 棋逢對手將遇良才(9)(2 / 2)

禿發靈深吸口氣,看了看段業,發現段業一臉鼓勵的看著她,她終於放下了心,右手食指輕輕一鬆,隻看見那隻小箭如同奔雷一般射了出去,一時間,周圍的人甚至隱隱聽到了破空之聲!

一會兒,前麵的紅旗開始舞動,那表示射中了!而很快,一名親兵舉著一個大大的牌子跑了過來,大家很清楚的看見,正中紅心!

*********************

建康,尚書台內室。

王瑉現在正屋子裏寫字,看起來一副氣定神閑的樣子,俗話說,書法最能安神靜氣嘛。可是,誰又能知道,現在看起來一副淡然模樣的他,其實內心卻是心急如焚呢?

他沒有辦法不著急,因為現在真的是他們王家麵臨生死存亡的時候了,雖然外人看不出來,但是他是琅琊王家的核心人物,又何嚐不知道現在外表的歌舞升平,其實是真正的暗流湧動呢?

琅琊王氏自王導開始,三代以書法見稱於世,王瑉的叔父王羲之、堂兄弟王獻之、父親王洽、兄珣皆書學名家。王瑉行書尤其著名,飄灑俊逸若行雲流水。

而同樣在屋子裏的王忱俯身觀看他寫字多時,越看越是心折,終於歎道:“法護不及也!”法護是王珣的小名,他們兄弟倆,其實經常被拿來比較的。

王忱雖然同樣姓王,卻和琅琊王家完全不沾邊,不過,對於王瑉家的事情,天下人都知道的,他這麼說,也不讓人意外。

王瑉聽了,並沒有說話,繼續寫他的字,之所以這麼淡定,是因為他寫的這張紙,卻不是別的,而是選官的判書。換句話說,這是一份名單,是即將成為官員的候補者的名單。王家對於人事一直控製的很緊,這事情他們當然不會放手,非得嫡係的人處理才好。

晉國沿襲魏晉的選官製度,即九品中正製,先在各郡設置中正,在各州設置大中正。 中正的職權主要是評議人物,其標準有三:家世、道德、才能。中正根據家世、才德的評論,對人物作出高下的品定,稱為“品”。品共分為九等,即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但類別卻隻有二,即上品和下品。中正評議結果上交司徒府複核批準,然後送吏部作為選官的根據。

王忱所擬名單,多是司馬道子之意,司馬道子獨攬大權後,有意從寒門庶族中提拔官員,故而名單中多少有幾個寒士,比如由琅邪內史推薦的劉穆之便赫然在列。

隻是,王瑉雖然猶豫再三,可是看著王忱灼灼的目光,最終還是決定盡數刪掉寒士,又按門第高下,重新排序,寫罷後,王洵起身,對著王忱道“如何?”

王忱凝神細讀,看見和自己心裏預期的名單沒有什麼差別,這才回道:“甚佳!甚佳!”

說完,他馬上坐下來,按照王瑉更改的名單重新謄寫一份。

兩人一同走出尚書台,王忱冷不丁問道:“法護作郡守,地方風氣和政績怎樣?”

王瑉隨口答道:“不知治理教化的如何,隻知道和張祖希情好日隆了。”

王忱爽朗得一笑,“桓公曾說法護當做黑頭公,知人,知人啊。”

王瑉眉梢一動,品咂著他的弦外之音,王珣名門子弟又自負才學,卻被謝安壓製多年,望四十的人迄今隻是一個吳郡太守,離著台閣公爵還差一大截。這位相王府裏第一得意之人,在向他暗示什麼呢?王瑉心裏隱隱覺得謝安一死,朝局將有個翻天覆地的變化。從尚書台到皇宮並不遠,向西過雲龍門,便進入第三層宮牆,第三重牆內才是真正的宮內,太極殿巍峨壯麗,左右是與它並列的東堂、西堂。二人默默移步少時,王瑉別過王忱,徑直過神龍門去中書省,王忱沿著西麵光滑如鏡的大青石路麵,趕往殿內。

闕下早有小宦官候著,輕輕道:“王長史,陛下在西堂。”

這小黃門邊說邊在前麵引路,而王忱也不多說,便跟了過去,很快就來到了西堂,王忱就在西堂的殿門口等候。

不一會,他就聽見裏麵傳出了一個還算有中氣的聲音的聲音,“是王忱到了嗎?”

“是!”王忱高聲答應。宦官溫柔地推開殿門,一股濃鬱的香氣,迎麵襲來。王忱一步跨進去,邁著細碎的步子慢行幾步,跪下行禮道:“臣王忱叩見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