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出意料的,為了造成震撼性的效果,雖然說禿發靈也是練過武的,更高規格的弓弩她不是拉不開,但是強弓能夠有威力,這個並不意外,讓人震撼的其實是用並不算很大力氣的弓弩造成巨大殺傷。
這就好比說,一個長期的優等生,如果這一次是第一,上一次也是第一,那無非是衛冕罷了,大家當然會誇讚,但是更多的人,會覺得這是非常理所當然的事情,沒有什麼大不了。
而一個差生上次是倒數第一,這一次能夠到了中間水平,那就非常讓人震撼了。
禿發靈接過規格九十斤的神臂弓,小心的撫摸了下弓弦和弩機,然後高高舉起來,脆聲說道:“各位,小女子過去從來沒有使用過弓弩,完全是一個新手!”
這話一出,眾人盡皆大嘩,可是禿發靈馬上就朗聲道:“正因為如此,小女子用這神臂弓,才能起到試弓的效果,讓大家看看,究竟是神箭手的問題,還是弓弩的問題,你們也知道,如果是一個神箭手,隻要一張普通的弓,就能百步穿楊,而一柄好弓,卻也能讓普通人堪比飛衛紀昌!”
中國人都知道,古代有所謂後羿射日的故事,而後羿之後,最著名的神箭手有三位,巧的是他們恰好是師徒三輩。第一個是甘蠅 ,相傳他可以“彀弓而獸伏鳥下”,接下來,是他的徒弟,春秋時期趙國邯鄲的著名神射手飛衛,被尊稱為“不射之射”。而飛衛有個好徒弟,就是紀昌,他是真正把射箭這門技術發揚到了極致,隻可惜,自他們以後,古人那種神乎其技的射術,就此消失。
當然了,這也是紀昌的緣故,相傳紀昌把飛衛的功夫全部學到手以後,覺得全天下隻有飛衛才能和自己匹敵,於是謀劃除掉飛衛。終於有一天兩個人在野外相遇。紀昌和飛衛都互相朝對方射箭,兩個人射出的箭正好在空中相撞,全部都掉在地上。接下來的每一箭,都是這樣,那這一次的對決,說白了,就變成了誰箭壺裏比較多的比拚,很遺憾,師傅飛衛這一次帶的不多,最後飛衛的箭射完了,而紀昌還剩最後一支,剛剛好就一支。
可是,對於他們這個等級的神箭手來說,有一支,其實也就足夠了!紀昌凝神屏氣,幾乎把全身的力量和精神都灌注到了那支箭裏,而師傅飛衛則是很淡定的看著他。終於,他射了出去。
就在這千鈞一發的時候,飛衛趕忙舉起身邊的棘刺去戳飛來的箭頭,把箭分毫不差的擋了下來。而這戲劇性的一幕,也讓二人不再攻殺,於是兩個人都扔了弓相擁而泣,互相認為父子,發誓不再將這種技術傳給任何人。
禿發靈上麵那番話,也是合情合理,大家也都接受了。
這個時候,陳永興走到禿發靈麵前,小心的給禿發靈講解這個神臂弓該如何用,而禿發靈是聰明人,當然很快就學會了。
神臂弓當然是弩,弩機的話其實關鍵就在於裏麵的齒輪和機關,其實,神臂弓雖然說得是失傳了,但是在很多古籍裏,對於弩機的結構還是有描述的,隻可惜做出零件容易,組裝成一具弓弩,其實也不是太難,難的地方,就是弩機組裝以後還能保持弓弩。因為這裏麵的機關實在太多了。就好像後世,精密車床這樣的東西,仿造其實不難,偷一台回來拆著觀察也不難,但是之前人家的精度很高,你拆開來之後,哪怕是照著原樣組裝回去,也沒有原來的效果了。
這個就是工藝,就是多年積累的家夥,沒法投機取巧。
段業當然是看過神臂弓的圖紙,因此才能告訴工匠們怎麼做,但是也是隻能說個大概而已,真正具體的事情,段業是外行,好在段業有個很好的優點,就是決計不會外行領導內行,他不懂得不會的東西,就放手讓人家做。好在這個年代,弓弩正是最關鍵的武器,工匠們對此都很了解,因此終究沒有讓他失望。隻是,光是做出來,還不夠,還是得向大家展示一下,這東西究竟有多厲害才行!是騾子是馬,拉出來溜溜嘛。
禿發靈在陳永興的指導下,裝上了小箭,扣回了機活,把弓弦給拉了回來,然後一手持弩,一手扣著機簧,同時閉著一直眼睛,透過前麵的微型光圈進行瞄準。
靶場上放著一隻靶,距離禿發靈大概200步,當然了,這完全是在有效射程裏,事實上,這神臂弓的真正有效射程是300步,放200步,隻是為了保證萬無一失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