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澤問道:“出城!出城前往何方?”
王雲答道:“兼程前往斡離不軍中!”
宗澤逼問道:“斡離不軍現在何處?”
王雲愣了一下,而後說道:“若不在真定,便向東追趕!”
宗澤哈哈大笑,說道:“如此豈能追及?!”又正色說道,“金虜洶洶,盜賊連連,如此妄行,可是吉祥?!”
康王終於開口問道:“斡離不確已東路過河乎?”
宗澤斬釘截鐵答道:“安敢欺王!”
康王沉默了一下說道:“使命也不敢違!”
宗澤也沉默了一下,說道:“應王屬下二將軍在廟中側殿,大王尚未會見!既已見應王,無有不會二將軍之理。懇請大王信任,好叫二將軍率神兵護佑大王此行平安!”
康王聞宗澤此言似有送行之意,於是默默點頭應允。宗澤便引著康王到側殿拜見兩位將軍神像。因為康王也是王,所以如同拜見應王一樣,隻揖不跪,進了香火。而陪同的官員們,自然是都跟在後麵跪拜了。
從出門到此一陣子紛擾的折騰,康王有些累,主要是腦子和心裏麵累。拜過了卜過了之後,便聽從宗澤的安排,到廟中廳堂暫時休息。說是休息,也不消停,宗澤又呼叫廟裏麵管事的人都到門前參拜康王。
還好,廟吏們到門前參見拜謝一聲,便被打發下去了。康王這才有功夫靜下來問道:“外麵動靜如何?怎樣才可啟程?”
宗澤答道:“百姓將廟宇圍得緊密,不肯散去!城門也被封鎖!大王不如先回府舍,再行定奪!”
王雲說道:“既言追趕不及,又為何如此拖延?!皆知宗修撰一向主戰,真的是用心誌誠啊!”
宗澤不予理會。康王卻由王雲此言提醒,心下認為宗澤有意延誤,縱容百姓,於是問道:“身為本州知府,縱不能安撫百姓,難道也不能執法嗎?!”
宗澤答道:“法不責眾!現下磁州百姓傾城而出,萬眾一心,貿然執法,隻恐生變!”
王雲說道:“你不是說,早已掌兵一萬五千嗎?難道是欺君罔上?!”轉身向康王施禮說道,“請大王下令!命宗知府提兵執法!開道不成,即行彈壓!”
康王聞言眼睛一亮,就要下令。卻聽得宗澤說道:“此時外麵挽留大王的百姓之中,正有那一萬五千軍兵!軍民一心,下官無可奈何!”
王雲怒道:“荒唐!軍人食軍糧,領軍俸,安敢不聽軍令!請宗知府速速點集軍兵,開道送行!若不聽命,便是造反!”
康王一聽造反二字,心下一顫,倒是不敢開口下令了,一時隻是用疑惑的目光看著宗澤。
宗澤也看清了康王的表情,便拱手說道:“大王不知!這些軍兵若說不是軍兵,便也不是軍兵!實則既是軍兵,又是百姓!不聽軍令,也不為過!”
康王沒聽明白。王雲更是說道:“什麼鬼話!”
宗澤解釋道:“這些軍兵食的是自家耕的糧,穿的是自家織的衣,無有軍俸,不費朝廷一絲錢糧!敵至則起為兵,平時仍是百姓!”
康王聞言有所明白,但不費錢糧的軍兵聞所未聞,不知幾分虛實,一時仍然無話。王雲錯愕了一下,便又急著說道:“那麼禁兵呢?戍守本州的禁兵都死絕了嗎?!”
宗澤答道:“禁兵不過兩三千爾!”
王雲說道:“兩三千足以開道,足以彈壓!”
宗澤說道:“民情如此激憤,強行必定生變!”
王雲怒道:“不可再誤大事!生亂也要殺出一條去路!”
宗澤也怒道:“我隻知國家養兵,用來守土安民,豈可用以害民!況且兩三千禁兵之中,有多少是讚成求和的呢?即便全都聽命,麵對全民皆兵,也是螳臂當車!”
王雲怒道:“好一個全民皆兵!我看你這是要謀反!”
康王聞言,心裏又是一顫。隻聽得宗澤說道:“保家衛國,舍身抗敵,與割地賣國,縱敵入侵,究竟哪個才是謀反?!”
王雲怒色呆立,不再發威,思索了一下之後,到康王身邊俯身耳語幾句。康王聞言後正色問道:“磁州通判何在?”
隻見陪同的官員之中一人施禮答道:“下官趙子節在!”
康王看到後點了點頭,又問道:“兵馬鈐轄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