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就是搞定人98(1 / 1)

第十二章少管是最好的管,無為而治是管理的最高境界 無為而治——自發的才是最有效的

鬆下幸之助曾說過這樣一段話:“當創業初期員工隻有一百人時,我總是身先士卒,坐在他們麵前,走在他們麵前,員工增加至千人時,我采取分層負責的管理方式,員工上萬人之後,我隻是站在他們旁邊,合掌感謝他們為公司效命。”

鬆下幸之助明白:企業發展要靠眾人的力量,所以,他非常重視人才,重視授權。他認為,管理者應該少管甚至不管,把更多的精力用於提升自己的修養,通過自律來影響全體員工,比如,關心員工、鼓勵員工,對員工表達愛,通過自身的積極工作,帶動整個企業的工作氛圍,從而使員工自覺地對待工作,自覺地遵守公司的製度。

管理者一定要認識到:即使你能力再強,你也不可能成為“百事通”。對於那些你本不該管、不該做的事情最好不要去做。況且有時候,你對那些具體性的事務並不內行,這個時候你硬要去做不是添亂、添堵嗎?

美國通用電氣公司CEO傑克·韋爾奇一直堅信:管理得少就是管理得好,但國內絕大多數企業領導者卻缺乏這種觀念和自信。公司經營者應該隻管自己該管的事,如果事必躬親,不僅越管越亂,還會消耗太多不必要的時間和精力。

放權給下屬了,結果又總是放不下心來,因此免不了在他們行使職權時出麵幹涉,這種做法在管理者們中間十分普遍。殊不知,這種不放心的做法隻會讓員工認為“領導不信任我”,從而產生不必要的嫌隙。要想贏得下屬的信任,管理者就要敢於讓下屬擔當一定的職責,敢於放開韁繩讓他們獨挑大梁。

在不少企業中,管理者是發號施令的首腦,為了避免下屬把事情搞砸,他們往往事無巨細,給下屬定好條條框框,然後再讓他們去執行。盡管這種管理方式顯得很“靠譜”,但卻是建立在破壞員工創造性和忠誠的基礎上。讓下屬擔當一定的職責,才是對他最好的信任,所以別再做“大包大攬式”的領導,把包袱交給下屬才是省時省力又得人心的管理聖經。

隻有那些懂得授權的領導才能行使好自己的職權,進而引導下屬說到、做到、做好,並最終贏得他們的信任。這是一個長期而又連續的過程,企業管理者隻有從一而終,才能借助這種信任大力拉動整個企業的發展。馬雲的“放手”式管理就是一個成功的典範。

馬雲並不精通電腦,對於電子商務也沒有深刻的認識,盡管這對於一個互聯網企業的領導來說無疑是管理上的硬傷,但正是這種“缺陷”,讓他選擇了大膽放權式的管理,越是專業性的難題,越是讓下屬承擔,盡管表麵上看來,這是在給員工壓擔子,但在實際管理中,所產生的效果卻並非員工的抱怨和推卸,而是他們的絕對信任。

“領導能夠將如此重要的任務交給我,這就說明領導信任我”,這種放權的做法往往能夠激發員工的責任感,從而促使他們更好的完成工作。如今的阿裏巴巴已經成為中國互聯網行業的排頭兵,但事實上,它的商業模式一點也不稀奇,當時和它一樣的互聯網公司多如牛毛,但絕大多數都是曇花一現,而阿裏巴巴卻成功地存活下來並從中脫穎而出,其關鍵就在於公司上下彼此信任,團結一心。

隻有敢於給下屬壓擔子,他們才能在壓力下做出成績,如果管理者總是畏首畏尾,舍不得把重要工作交給員工,那麼一來:上下級之間難免產生嫌隙;二來:員工也得不到成長。不管是出於贏得下屬信任的目的,還是從企業的長遠發展來看,管理者都應該讓下屬擔當一定的職責。

當然,在給下屬放權的時候也要有一個“緩衝”,明明是還沒熟悉公司情況的新員工,卻突然給他一個大項目,即便這位員工十分優秀,潛力巨大,也會因為缺乏過度而把事情搞砸。贏得下屬固然重要,但決不能拿企業前途開玩笑,因此,管理者在放權的過程中一定要循序漸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