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9章 1918(四)(1 / 2)

1918年在中國體育史上也是極為重要的一年,1918年4月10日,國民黨,中華進步黨,國社黨三黨聯合執政的政府成立。這也是國民政府自1916年成立以來不到二年的時間裏第三次重組,和前二次不同的是,原本屬於光複會係的中華民主黨閣員除開蔡元培外基本消失了。

政務院組成人員名單如下:

國民政府主席:孫文;常務副主席:

政務院總理:熊希齡

政務院副總理:葉祖文(分管財政,交通,商務)、周質雲(分管實業,國土資源,農林)、唐紹儀(分管外交,司法)、秘書長譚延闓(分管教育,公安)

政委院委員名單:熊希齡,葉祖文,周質雲,唐紹儀,譚延闓,張靜江,李宗仁。

組成部門:中華銀行聯合儲備管理委員會主席張靜江。

財政部部長:廖仲愷, 外交部部長:唐紹儀, 國防部部長:李宗仁,

商務部部長:張謇, 司法部部長:徐謙, 公安部部長:郝兵,

交通部部長:詹天佑, 實業部部長:陳嘉庚, 國土資源部部長:譚延闓

農林部部長:汪精衛 , 勞動部部長:鄒魯, 衛生部部長:謝持

教育部部長:蔡元培。

湖南省省長 譚人鳳 湖北省省長 楊永泰 廣西省省長 王芝祥 福建省省長 林森

江蘇省省長 居正 浙江省省長 陳儀 安徽省省長 廣東省省長 陳紹

江西省省長 林修梅 四川省省長 張瀾 貴州省省長 劉顯世 雲南省省長 李根源

陝西省省長 井勿幕 上海市市長 劉鴻生 南京市市長 於右任 武漢市市長 曹汝霖

河南省省長 楊度

除了曹汝霖接替王振宇的親弟弟王振邦出任武漢市市長引發熱議外,國民黨在整個第三任國民政府政務院的大名單中唯一虧輸的職務是外交部部長,按照王振宇的意思,唐紹儀出任外交部部長,原國民黨係的部長王正廷在這次政府改組中落馬。

但是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王正廷的新職務居然是中華奧委會主席。官場失意的王正廷沒有說什麼就接受了這個新的任命,讓他自己都想不到的是這個職務使得許多年後自己依然被曆史銘記。

中華奧運委員會總部被設在上海,據說這是王振宇要求的,為此王振宇還在武漢單獨召見了王正廷這個中華奧運委員會的第一任主席。時任政務院總理熊希齡甚至還親筆為中華奧委會題詞:“發展體育運動,增強國民體製”。

王正廷原本以為這個奧委會不過是安置自己的閑差,可等他被王振宇親自接見並麵談超過三個小時後,他的觀點改變了,而等他來到上海中華奧委會總部的時候,他更堅信王大帥所言,自己將開創一個大場麵。

位於黃浦江邊由四行倉庫改建的奧委會總部差不多是這個時代所有奧委會最奢華的辦公樓了,一共有四百多名工作人員維持著整個機構的日常運作。王振宇從寶貴的軍費中劃撥了三億華元作為中華奧委會的啟動資金,並要求中華奧運會立刻拿出一個二十年遠景規劃出來。

而王正廷也沒有辜負王振宇的期望,立刻組織這批來自各高校應屆畢業生中的體育愛好者開始了夜以繼日的工作,在五月五日這一天,一份二十萬字的規劃報告就放在了王振宇的案頭。

讓熟悉王振宇習慣的陳布雷無比驚訝的是,王振宇在這一天主動推掉了和英法領事的會晤計劃,而是抽出了整整一個下午的時間單獨和王正廷談話,一邊翻閱計劃書一邊交流。

參加這次會麵的還有張伯苓、沉嗣良、袁敦禮、郝更生、高梓、吳蘊瑞、馬約翰、蔣湘清八人,根據王振宇的意見,最終公布出來的中華奧委會章程被命名為《中華民國體育運動總會及中華奧林匹克運動委員會章程》。

按照這個章程的規定,中華民國體育運動總會的性質屬於民間體育社團。而中華奧林匹克運動委員會屬於國際奧委會的下屬機構,嗣後將向國際奧委會遞交加入申請。

而中華民國體育運動總會作為民間社團,采取會員製,在全國各省市設立分部。主要工作是層層選拔相關運動項目國家隊成員,組織各種體育競賽項目,普及和推廣現代體育運動,豐富國民文化生活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