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8章 1918(三)(1 / 2)

不過讓萬耀煌比較驚訝的是,關於軍隊列裝的計劃沒有被王振宇批準,理由是等一等。萬耀煌對此很是不理解,等一等,等什麼?不過他也不敢說什麼,畢竟在青年軍的體係中,總參謀長權力再大要被免掉也就是軍事委員會委員長一句話的事情。

相對於軍隊是王振宇的一言堂,南京這邊國民政府關於改革的爭論已經是進入到了十分激烈的階段。

首先是多黨製的方案雖然被政治領袖們接收了,但是接下來的權力分配方案卻成了讓人頭痛的問題。原本還是一個黨的時候,各派之間雖然是爭鬥不休,但好歹還控製在台麵以下。現在好了,多黨了,這些問題就毫不客氣的擺在了台麵上。

搞政治的,無論如何強調自己不貪財不好權都是騙人的,如果你真是個清心寡欲的聖人那就別高政治了,找一個人跡罕至的高山峻嶺躲起來了卻餘生吧。所以別看孫文,章太炎,梁啟超這些人在曆史上的評價多高,在王振宇心裏其實低的可以,王振宇甚至在和趙玉婷歡好之後對這些人給出了這樣一個評價:“一個個道貌岸然如聖人君子,其實在我看來不過是一群搶骨頭的餓狗罷了。。。”

而隨著王振宇把國民政府進行打包重組,把這個大骨頭丟出來,自然就輪到群狗們躍躍欲試的跳出來搶骨頭了。

最先跳出來的中華民主黨的黨魁章太炎。。。按照王振宇的意思,這個雖然是多黨製了,但是在民國十年,也就是西元1921年以前,這個還是聯合執政的格局,隻是把原來統一於國社黨內的派係升級為黨而已,也就是換個名字而已。

可惜世界不可能按照王振宇的個人意願發展,名分這個東西一旦掰開產生的效果是難以估量的。以前在一個黨的時候,大家有什麼事情還隻能是背地裏弄一下,有意見有想法發表的時候還要顧全一下大局什麼的,現在不是一個黨了,原本許多藏在水下的東西也就跟著浮上水麵了。。。

章太炎的主張十分明確,在《民主論》一文中他提出,既然是多黨製,那就把民主徹底了算,該劃分選區的劃分選區,該投票的投票,誰得的支持多,誰就入主國民政府。何必再搞什麼聯合政府,遮遮掩掩。。。

章太炎的言論絕非冒著得罪王振宇的可能的個人意氣用事,而是在獲得了以張謇為首的江浙財閥集團支持之後的一種決斷。章太炎的民主論一出,立刻就獲得了史量才的支持,其旗下的媒體報刊雜誌都紛紛踴躍為其造勢,一時間東南半壁民主呼聲高漲。

而在南京,剛剛複職的孫文正在主席官邸裏破口大罵王家叔侄,說他們搞亂政府。

“王振宇這個豎子小兒,仗著手裏有兵權在手,就對著國民政府指手畫腳,殊為可惡。展堂,兆銘你們說說,這個政治有他這麼操作的嗎?自清末以來,政局動蕩民不聊生,好不容易我們共同努力有了今天的局麵,最需要的是什麼?是穩定,可他們叔侄倒好,朝令夕改,現在好了,章太炎他們這幫光複會發飆了,局麵全亂了,也不知道他們安的是什麼心?”

胡漢民和汪精衛還有廖仲愷等人互相交換了一下眼神,除了鐵杆反王戰士汪精衛同學麵露喜色之外,其他國民黨大佬全部都麵露難色。胡漢民更是不知道該如何開口相勸,眼前可不比過去了,二年的國民政府小日子過下來,大家都很滿足於現狀了。胡漢民他們之所以在王振宇那裏力主請回孫文這個大佬,目地是希望通過孫文的個人威望帶領國民黨上下穩住在國民政府內的勢力,最好還能擴大一點,這樣就能安排更多的本黨同誌掌權了。可看看孫文這半年多養病之後的變化,胡漢民他們又後悔了。養病之前,雖然可以明顯感覺到孫文對於王振宇的不滿,但是麵上還是和和氣氣,從未公開評價。得,現在好了,公開的指責了。看這個情況不但沒有了過去帶著本黨同誌和王振宇合作的態度,反到有了帶著大夥去找王振宇拚命的意思。想到這裏胡漢民他們就忍不住的擦冷汗,過了半天才開口道:“主席,今時不同往日了,由於之前的刺殺事件,原本還在我黨同誌名下的軍隊都被王振宇借機收回了,許崇智、朱執信他們這些過去的實權派現在都離開了軍隊,一個去了預備役,一個去了軍事調研室,都是虛的不能再虛的職務了。這個時候咱們要想從軍隊方麵入手撤換王振宇怕是很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