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煉獄之戰(一)(2 / 2)

倪嗣衝搖搖頭道:“那些壇壇罐罐的就不要收拾了,主要收拾些值錢金銀珠寶,古董字畫之類的東西就可以了。另外我還會給你一張一百五十萬元的彙豐本票給你,這是我從今年的稅款中截留的,你們盡快出發,我已經定了一艘英國貨輪,直接去上海,到了上海你們再轉船到天津,我這些天天天在忙著組織勞力挖防禦工事,可是天知道安慶能守幾天,也許張大帥的軍隊還沒到就丟了,到時再走可能就來不及了,所以明天就走,現在就去把家裏人都叫起來,連夜收拾東西,馬上。。。”

青年軍的猛虎旗八天前就出現在了彭澤縣,就是那位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陶淵明擔任過縣令的地方。據說當日陶淵明不願意為五鬥米折腰,所以把官印一丟就跑了。可是沒成想一千多年後,後人還在為這個官印打來打去。

倪嗣衝感覺從湖南逃出來的那口子氣還沒來得及緩過來了,這青年軍就又追上來了。所以他也不打算再逃了,他要在安慶死守到底,哪怕把自己一手拉出來的安武軍打光也在所不惜。

當然守安慶不一定就是守安慶城,倪嗣衝的計劃是在離安慶城一百裏的望江縣以及八十裏的潛山縣為支點,背靠長江,形成一個防禦線,在外圍就開始抵禦和消耗,爭取拖延時間,然後等張勳的定武軍上來再圖大計。

望江縣位於安慶西南方向,左側是寬闊的長江,右側則是龍感湖,大官湖,黃湖,汨湖,武昌互湖,青草湖組成的一個大湖區。

這些緊鄰長江的湖泊和長江是長期互補的存在,長江水旺的時候,水入大湖防澇,長江水淡的時候,水回流長江防旱,幾千年來一直是相得益彰的關係。王振宇依稀記得後世因為在長江上遊修建一個世界第一壩,結果破壞了這種生態關係,導致這些湖泊幹得變成了一副風吹草低見牛羊的草原,王振宇對此隻能和同時代大多數中國人一樣,知道了也隻能很無奈的畫個圈圈玩詛咒。

倪嗣衝還是知兵的,他把防線設在望江就考慮到這一點,此刻正是三月,湖水很淺,不易行舟,重武器根本無法水運,而且湖麵寬廣,所以也不擔心青年軍奔襲己方後路。在這裏布防還有個好處,軍需物資可以通過水路運上來,相對容易的多。於是倪嗣衝果斷決定,派自己的親弟弟倪敏統帥十營安武軍沿汨水布防,在這裏擋住青年軍。

倪敏也算是個人物,帥軍抵達後什麼也不管,直接征發了三萬民夫,自備吃喝,強迫他們構築各種工事。對於青年軍的火力優勢,目前北洋軍大抵是知道一些了,所以對於防禦工事的重視的程度自然也就跟著大大提升了許多。

而和這夥子安武軍對峙的是白崇禧親自指揮的青年軍第七師,此刻老白同學看著安慶四周的地勢就隻想罵娘。而且對汨水對麵正在進行的土木建設也隻能佩服多方勞動力多了,由於很多重武器還沒運上來,連開炮幹擾都做不到。

相對於北洋軍,青年軍可就沒那麼多民夫可用了,不過大家都接受過什麼嚴格的訓練,所以雖然人比對方少一半,但是在構築工事上麵的效率可就不比對方差了。

於是皖北前線出現了雙方修工事競賽的情況,大家都知道,接下來的必然是一場苦戰。

3月9日,廖磊的第四師終於就位,而李宗仁的第三師則繞過湖區,朝著位於安慶東北麵的潛山縣運動,倪嗣衝在這裏也放了十個營。安武軍一共就二十五個營,倪嗣衝除了在老巢安慶留了五個營做預備隊外,其餘二十個營全部都派了出去。馮國璋這邊也知道安慶的難處,現在也是一日三催張勳速速增援安慶,可是定武軍十五個營二萬人馬這會都還沒到南京。到不是張勳玩什麼心眼,而是下頭的弟兄鬧餉,不給開拔費就不肯動。而這錢,確實是拿不出來了(將領私人到是有錢,但是誰也不願意貼出來)。

就在倪嗣衝在費心安排自己一家的時候,3月11日11時30分,青年軍第四師和第七師的官兵都秘密進入到了攻擊發起陣地,等待著己方的炮兵的炮擊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