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布局,使得王振宇把藍色光明行動的重點放在了第二階段,如果能夠在江浙地區一次性打垮北洋,說不定接下來就是大進軍的節奏了。青年軍剩下的工作,估計就是不停的接收新地盤直到全國統一了。
北洋這個自己登頂路上的墊腳石可以丟在一邊不談,自己真正要操心的恐怕還是列強。雖然心中充滿民族優越感,但是殘酷的國情就擺在哪裏,不增不減,不偏不倚。
列強到目前為止,依然是中國太上皇一般的存在,王振宇不是傻子,在他看來,自己和蔡鍔進行的護國戰爭在本質上不過是列強為了維護其在華利益的一步棋而已。歸根到底還是希望避免中國利用歐戰的機會崛起,畢竟這個時候列強對於中國的控製力度無論如何都是沒辦法和十五年前相提並論的了。
這裏頭日本出力最多,雖然後世不願意承認,但日本在這個時期的確做了很多見不得光的事情。一方麵,日本人積極攛掇袁世凱稱帝,以期擴大中國政治集團內部矛盾,引發內亂;另一方麵,他們一邊積極出兵山東,一邊通過民間社團(比如說黑龍會)暗中扶持孫中山為首的中華革命黨,讓他們不停的搗袁世凱的亂。反正是不讓中國消停,不相信,哼!走著瞧!
王振宇手裏就有一份國社黨調查部華北情報網送來的絕密情報,蔡鍔能夠成功從袁世凱手裏脫身,靠的根本不是小鳳仙,而是胡英和日本外交人員的護送,才從北京到了天津。接著就是張孝準的調包計,蔡鍔才最終脫身,至於小鳳仙,在整個過程中都沒參與,唯一的作用大概就是用來告訴老袁,蔡鍔很淫蕩。
至於後來,蔡鍔這位軍神在四川把北洋軍打得一敗塗地,並且表露了出了取代北洋統一中國的實力後,並且影響日本從中國獲取利益之後,日本人毫不猶豫的借治病的機會讓他歸西了。
反正縱觀整個民國軍閥混戰的曆史,日本人都貫穿其中,他們出錢出武器鼓搗段祺瑞去搞武力統一,他們支持奉係軍閥入關,他們扶持孫傳芳的五省聯軍,甚至後來支持南天王陳濟棠的“抗日反蔣”(好笑吧,日本人就是這麼操作的)。這所有所有的目的,就是不讓中國人擰成一股繩,要讓中國人在內鬥中把力量耗盡,同時使之為了獲得日本的支持不斷的向日本出讓利益,日本也好慢慢蠶食中國。至於一口氣吃下去,不是日本不想,而是不能。畢竟這個時期的中國在世界經濟的占比遠遠高於日本,對於這樣的大象,螞蟻再強壯也不敢一口吃下去。回過頭來看,我們或許真的應該感謝日本軍國主義分子,如果後來的日本繼續是溫和派當權,那麼很可能今天的東北還是日本的,就正如俄羅斯依然站在我們先人的領土上一般,軍國主義分子的激進最終害的還是日本自己,感謝東條英機這樣的白癡。
扯遠了,還是回到列強的話題,現在王振宇最擔心的並不是英法這樣的傳統列強。一來他們沒有實力來遏製自己的壯大,二來他們甚至還需要自己的幫助,自己手裏的鋼材隻要比華爾街那幫人的價格低一點點,估計就會稱為搶手貨。真的到了那一步,這些列強別說是不幹涉自己了,讓他們支持自己取代北洋政府,他們都會舉雙手雙腳讚成,人家可沒有中國官員所謂的麵子。
王振宇真正擔心的不是別人,正是日本。
應該說王振宇對於情報戰真的是很重視,原因很簡單,他看了電視劇《潛伏》和李克農,錢壯飛,潘漢年的故事,他知道所謂的毛主席料事如神,用兵入神其實並不是毛主席會算命,是半仙。而是因為他能夠拿到國民黨方麵的情報(這裏麵拜國共第一次合作和黃埔軍校所賜),所以自己要想在這個時代混個名堂出來,最重要的是什麼,是情報。
信息才是真正的生產力,所以王振宇對於情報的投入從不吝嗇,三大情報係統的每年的開支差不多占到了整個軍費開支的30%。而為王振宇工作的情報特務人員也已經達到了差不多三四萬人的規模,而且這個數字還會隨著王振宇實力的進一步而繼續擴大。
正是因為重視和關注,使得青年軍的情報工作遠遠領先於國內水平,甚至已經達到了國際水準。這一點至少日本方麵是認同的,無論是民間社團,還是軍方特務,到了王振宇這裏就統統都不好使了,所有的潛伏人員,包括在中國潛伏了幾十年的老特務進到安江就人間蒸發了。
要知道就外觀而言,要找出日本人和中國人差別是不容易的,而且相對於安江這樣的商業城市,要進行隱蔽和信息傳遞也不是和困難的。但是就這麼詭異,沒了,全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