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藍色光明(一)(1 / 2)

中華民國六年二月四日,青年軍第三軍第三師進駐惠州,至此按照約定,粵西粵中地區皆入王振宇之手。

還不等北京的袁世凱消化這個噩耗,二月五日,王振宇在安江地區發表重要通電,以國社黨的名義向全國各界宣布:“值此社稷板蕩,國家存亡之際,本黨與麾下所屬救國青年軍幸不辱全體國民所托,激戰旬月,光複湖南,廣東兩省之地,救兩省之民於水火。今時今日,放眼神州,無不為袁賊倒行逆施憤慨,無不為北洋專製獨裁哀傷,我黨我軍乃國民之軍,乃百姓之兵,自當奮勇爭先,討逆誅賊,恢複河山。即日起,青年軍北伐袁賊,凡群起響應者,熱烈歡迎之。不知死活,負隅頑抗,螳臂擋車者,視同國賊,一並誅除。戰無不勝的青年軍必將將護國大旗插上北京城頭,四萬萬同胞必將獲得自由和民主,自由民主萬歲,中華民國萬歲!”

這份被稱為北伐宣言的通電被後世史學家稱為改變民國曆史走向的通電,電文一出,在長沙,在常德,在廣州,在安江,青年軍所有的軍隊都被動員起來。

為了適應新的戰爭需要,王振宇在中革軍委的基礎上又成立了青年軍戰時最高統帥部(就是在安江的行政樓門口多掛一塊牌子),直接踢開黨委的牌子,以最高統帥的名義向所部二十多萬青年軍下達作戰任務。

楊萬貴的參謀部夜以繼日的研究,分析,討論,終於製定了一個新的作戰計劃。這個代號為“藍色光明”的方案如果放到袁世凱的麵前,估計老袁會被氣樂了:“你王振宇好大的胃口,也不怕把自己的牙齒崩壞了。”

偏偏王振宇就有這麼大的胃口,藍色是天空和海洋的顏色,象征著明亮和智慧,所以藍色光明行動的內容處處透著橫掃八荒,還天地一片朗朗乾坤的意思。

整個計劃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被定性為突擊階段,參加部隊包括第一軍,第二軍全部,預計投入兵力八個整編師。戰鬥發起時間為民國六年二月十五日,攻擊重點為湖北和江西。作戰計劃內容為所有參加部隊將組建四個突擊集群。

第一突擊集群司令官徐源泉少將,下轄青年軍第五師趙東生部,第六師李洪奎部共計五萬人,從澧縣出發,向湖北荊州發起攻擊,得手後,並非兩路,一路奪取襄陽,一路沿江而下直取武漢三鎮,要求該部最遲於三月上旬抵達武漢,等待友軍抵達後合力攻擊武漢。

第二突擊集群司令官萬耀煌少將,下轄青年軍第二師戴嶽部,第八師周正明部,從嶽州出發,直逼湖北武漢,以牽製為首要目的,如果條件允許則伺機奪取武漢,作戰目標是會同第一突擊集群奪取湖北全境。

第三突擊集群司令官陶峙嶽少將,下轄青年軍第一師和第十師曾繼梧部,從長沙出發,直撲江西南昌,作戰目標是奪取江西一省。

第四突擊集群司令官程潛將軍,下轄第四師廖磊部和第九師林修梅部,從衡陽出發,直撲贛州,作戰目標是會同第三突擊集群奪取江西全境。

而在第一階段突擊作戰中沒有任務的第三軍被要求移防到湖南地區,以長沙為中心開始做戰爭準備,參加第二階段作戰。

對於第一階段作戰,王振宇進行了幾個調整,首先是第八師周正明部不參加武漢作戰,在長沙和第三軍會合後一起為第二階段做戰爭準備。

其次由侍從處處長黃紹竑兼任旅長,黃旭初兼任參謀長的近衛旅則奉命調往惠州,實現粵北革命黨勢力的監控。任命楊永泰任廣東省代理省長兼任省黨部主任,全權負責國社黨在廣東地方事務,陳紹則調任湖南省代理省長。

郝兵升任湘桂粵三省安保司令部司令官,下轄三個正規總隊,二十四個支隊,另設一個獨立總隊,四個支隊總兵力將達到八萬四千人,繳獲的所有武器全部劃歸安保司令部。在青年軍陸軍大學設立安保指揮學院,所有安保係統軍官統一回爐接受培訓。

值得注意的是,王振宇為了配合第一階段作戰簽發的另外二道人事任命。

第一道是翁文灝出任廣西省政府代省長,原省長王芝祥出任三省安保司令部副司令,這個任命引起了很大爭議,因為翁文灝嚴格來說是個技術專家,並非專業人才,但是王振宇就是要用他,而且叮囑他,到了廣西,首要工作就是加快交通項目建設,為大規模工業產品出口做準備,護國戰爭一起,長江水運已經斷了,和法國人的談判再順利,最後如果貨運不出去也白搭。所以廣西地區除了宋顯福親自督辦的柳州到防城港鐵路外,還被要求修通來賓到南寧的公路和鐵路。這樣的差事,非懂交通建設的翁文灝不能勝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