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常德易主(一)(1 / 2)

7月13日,江西省議會召開特別大會,公舉李烈鈞為江西討袁軍總司令,歐陽武為都督,宣告與北京政府脫離關係。

7月14日黃興趕到南京,在駐南京第一師和第八師的基礎組織討袁軍,並計劃脅迫江蘇都督程德全宣布獨立,當晚黃興等人率眾士兵衝進都督署,程德全驚慌之下,隻得假言同意,隨後黃興便以程德全的名義通電江蘇獨立。

7月17日,安徽柏文蔚宣布獨立。

7月18日,上海陳其美,廣東胡漢民、陳炯明聯合起來宣布獨立。

7月20日,許崇智逼迫福建都督孫道仁宣布獨立,許崇智就任討袁軍總司令。

7月25日,譚延闓在形勢逼迫下不得不獨立。

8月4日,四川第三師師長熊克武就任討袁總司令,宣布重慶獨立。

7月22日,孫中山致電袁世凱勸其辭職,電文說:“……公今日舍辭職外,決無他策。……若公必欲殘民以逞,善言不入,文不忍東南人民久困兵革,必以前反對君主專製之決心,反對公之一人,義無反顧。”

國父這是在勸老袁同誌辭職下野呢?可惜老袁不買賬,這個通電也成了一個巨大的笑話,坐實了孫大炮的美名。

袁世凱接到孫中山的通電之後,一紙令文撤去孫中山籌辦全國鐵路的全權。同時加強部署,全力以赴鎮壓各地反袁起義,並對黃興、陳其美、許崇智等下令通緝。

南北雙方終於撕破臉皮,大打出手了。

王振宇在和眾人討論的時候丟下了這麼一句話:“永遠不要指望可以通過邪惡的手段實現夢好的願望,咱們中國亂就亂在這個手段上了。”

7月26日深夜,山地第一旅旅長李宗仁和該旅主要軍官坐在旅部一動不動。直到大帥送給自己的掛鍾敲響了深夜十二時的鍾聲(德國人給王振宇送了一堆鍾,哭笑不得的王振宇跟著就四處給人送鍾,心理陰暗啊),李宗仁突然站了起來,大聲喊道:“行動!”

隨著一聲悠長的集合哨,第一旅數千官兵立刻打開了營房的照明燈,整個營區頓時燈火通明。軍官們一個營房一個營房的下達催促指令,班長們則對著自己本班的士兵大聲喝到:“檢查裝備,步槍,刀刺,手榴彈,子彈帶,水壺,背包,幹糧袋是否齊全,齊全回答完畢,開始。”

“完畢”“完畢”長期的訓練讓士兵們十分熟練的就完成了檢查工作。。。

隨後一隊一隊的士兵在軍官帶領下跑步進入指定位置,完成了集合。

李宗仁看了一下軍備處配發給自己這一級的西洋懷表,整個過程沒有超過五分鍾,他很滿意的對這些銳氣十足的部下們點點頭:“諸君,奉鎮守使府命令,討伐依附袁賊的常德王逆,以正國體。”

國體是什麼?士兵們雖然學習了文化,可是還是不大清楚,沒關係,李宗仁舉起右手高呼:“大帥萬歲,猛虎旅萬歲”。

士兵們整齊了喊道:“大帥萬歲,猛虎旅萬歲。”

“登船”。

十五條五十噸級的貨輪已經在安江的沅江大碼頭等候了,山地第一旅李宗仁部和五千多名全副武裝的官兵開始次序井然的登船。炮兵的裝備被巨大的塔吊直接送到了五條專門運送武器彈藥的貨輪上,這種機械力量讓李宗仁看得心中大喜。

僅僅一個小時,全部作戰單位和裝備均完成了登場。

李宗仁和白崇禧交換了一下眼神,下令開船。

悠長的汽笛被拉響,龐大的船隊直撲常德,戰爭的大幕被緩緩拉開了。。。。。。

人生總是充滿了各種各樣的奇遇,我們甚至可以下這樣一個論斷,沒有一個人的人生是可以複製的。

王振亞的人生就是一個奇遇的經典代表,現年42歲的他在二年前還是一個非常堅定的反革命分子。而在民元時他又因攻取荊州而成了革命英雄,在當是和王振宇一起並稱民軍名將,湖南二王。隨後被譚延闓委任為澧州鎮守使,在這個過程中,一個叫李執中的人起到了重要作用。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為了防備湖南新軍效仿武昌起義,時任湖南巡撫餘誠格第一個想到的便是丁憂在籍、素負武略文韜聲譽的前雲南蒙自道員、貴州按察使王振亞。所以他趕緊電召王振亞赴省協助,希望王能在此危難時刻效仿曾文正為栽培他的朝廷盡力效忠。餘誠格奏請清庭起用王赴鄂,王振亞奉詔來常德募兵,以攻打武昌革命軍,時常德革命黨人欲將他捉拿處死,一時氣氛十分緊張。李執中與王相識,便製止說:“此人尚可用。諸位相信老夫,就交給我處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