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不好意思毀了你74(1 / 2)

第十章選擇“不好意思”,持之有度,讓生活變得更有“意思” 5做一棵“牆頭草”,風往哪裏吹就往哪裏倒

我們平常說一個人沒有主見、人雲亦雲的時候,就會說他是“牆頭草,隨風倒”。“牆頭草”不是一個褒義詞,是沒有自我主見的比喻,可是有時候,我們就是要學會在人際交往和處事中做一棵牆頭草,風往那裏吹就往哪裏倒。別不好意思去人雲亦雲,這其實是大智慧。

這裏所謂的“風往那裏吹,就往哪裏倒”是告訴我們有時候不要太張揚個性,要學會低調,學會隨大流,我們都知道樹大招風,所以,有時候要學會跟著大多數走。

信陵君是魏王的同父異母的兄弟,他是一個有才華又有膽識的人,所以在當時名列“四公子”之一,他的知名度非常高,街頭巷尾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因此仰慕信陵君而奔走前來探訪的門客竟然多達3000人。可以說信陵君當時就是一位名副其實的大明星。

有一天,信陵君正和魏王閑來無事,就決定一邊賞景一邊擺個棋盤,在宮中下棋。正較量到興起之處,侍者來報,說是北方國境似乎有狼煙升起,有可能是敵人來襲。魏王一聽到這個消息,很著急,於是立刻放下手裏的棋子決定馬上召集大臣商討應對敵軍的事宜。

可是看看坐在一旁的信陵君,依然拿著棋子琢磨下一步怎麼走,一邊還不慌不忙地阻止魏王,說道:“大王先別著急,狼煙升起不一定就是敵人來犯了,或許是鄰國某個君主興起,圍獵導致。萬一不是敵軍來犯,而是我們的邊境哨兵一時看錯,把圍獵隊伍當做進軍隊伍來襲呢。所以,不要著急,再等等吧。”過了一會兒,又有侍者來報說,剛才升起的狼煙報告敵人來襲,是錯誤的,事實上是鄰國君主在打獵。是我們的士兵看錯了,所以導致這樣的錯誤。

於是魏王很驚訝地問信陵君:“你怎麼知道這件事情?”信陵君這時候臉上掛著自信的笑容,很得意地回答:“我在鄰國每一處都設有眼線,所以早就知道鄰國君王今天會去打獵。”可是魏王聽了以後很是擔憂,覺得信陵君太不容小覷了,這樣是不是在我身邊也有眼線?從此以後,魏王對信陵君開始逐漸地疏遠了。後來,由於信陵君平時風頭太盛,處處顯盡自己的才華和謀略,受到別人的誣陷,徹底失去了魏王的信賴。失去了魏王的信賴和支持,信陵君晚年沉溺於酒色,孤獨老死。

任何人有了別人沒有的才華和謀略,再受到賞識,難免會產生一種優越感,可是時間久了,對於這種旁人不及的優點,我們必須學會隱藏起來,以免招禍。像信陵君這樣知名的大政治家,因一時不知收斂而導致終生遺憾,豈不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