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麵子”害了你01(1 / 1)

前言

在中國人看來,麵子是尤為珍貴的,傷什麼也不能傷了他人的麵子。可以說,麵子是咱中國人的“臉麵”,幾乎影響並關聯著我們日常生活的一切。

常言道:“人活一張臉,樹活一張皮。”人沒臉了,也就沒活頭了;樹沒皮了,也就活不成了。就拿請客吃飯來說,請什麼人,不請什麼人,什麼人應該鄭重去請,什麼人隻需要知會一聲,都是由麵子來決定的。請來以後,在座位的安排上也有講究。什麼人應當坐在首位,什麼人敬陪末座,都取決於麵子。被有麵子的人請去吃飯,就很有麵子;能把有麵子的人請來吃飯,一樣有麵子。

人活在世上,飯要吃,麵子也要掙。但麵子應該要多少,什麼樣的麵子該維護,什麼樣的麵子該舍棄,這個度卻不好把握。一個人要立足社會,贏得他人的信賴,就必須保住自己的麵子。麵子反映了尊嚴,標誌著威望,表明了能力。人無臉麵難處世,有了臉麵好辦事。麵子是互相的,自己要麵子,還要給人麵子,光要不給,也無麵子;麵子要靠自己掙,也靠別人給,別人不買賬,麵子掙不來。

當然,麵子要爭也要“讓”,我們還得明白“死要麵子活受罪”的道理。項羽之所以自刎烏江,就是“無顏見江東父老”,所以,毛主席以詩警人:“不可沽名學霸王”。麵子不能瞎給亂給,亂給麵子會吃大虧。

男人也好,女人也好,誰都希望被別人看重。可是,在有些人看來,麵子對於他們而言,幾乎與個人自尊劃等號,別人多說一句,簡直是要了他們的“命”。如果不反駁,以後就沒了“立足之地”。生活中,這樣的人不在少數。為了保住一時的麵子,一不小心,就有可能失去長久的幸福。經驗告訴我們:好勝心極強又極愛麵子的人,是交不到真朋友的,因為別人都不知道如何與之相處。

很多人看完熱播劇《裸婚時代》後,議論紛紛,除了談論劉易陽和童佳倩“裸婚”後的種種矛盾之外,說得最多的就是劉易陽好麵子的話題。劉家房子不大,童母就讓他們到女方家生活,可是劉易陽拉不下臉,死活不同意;劉易陽失業後,家裏已經山窮水盡,連孩子的奶粉錢都拿不出,可是仍然不願意到童父給他介紹的單位上班……男人愛麵子是沒錯,但更多時候,愛麵子更是一種好強心理的表現。如果劉易陽能適時地妥協,也就不會有那麼多遺憾的事情發生。可見,過於追求麵子,會給我們帶來諸多不必要的麻煩。

就拿平常的娛樂來說,一群朋友在一起下棋、玩牌,如果某人總是贏了就笑容綻放,輸了就怒目以對,試問,誰還願意與之長期交往呢?朋友在一起,本來就是為了放鬆心情,如果娛樂一下,還要像上戰場似的拚個你死我活,那朋友間還有什麼情分可言呢?自然沒有再交往下去的必要了。

在社會上,我們可以用一切方法保麵子、掙麵子,但是在日常的交際生活中,如果為了麵子過於爭強好勝,隻會讓別人疏遠我們。隻有把握好度,拿捏好分寸,懂得什麼時候該爭取,什麼時候該謙讓,才能得到真正的青睞和支持。

魯迅先生說過:“每一種身份,就是一種‘麵子’,也就是所謂‘臉’。這‘臉’有一條界線,如果落到這線的下麵去了,即失了麵子,也叫作‘丟臉’。”這句話可謂是入木三分!要知道,在現實生活中,不顧一切掙麵子,不顧一切要麵子,最終隻會丟了麵子。

“為麵子,頭可斷,發型不可亂;血可流,皮鞋不能沒有油。”很多人都愛說這話。愛麵子似乎成了人的一種天性,從古代的“有辱斯文”,到現代的“人活一張臉,樹活一張皮”。麵子真的那麼重要、那麼值錢?實際上,你認為它重要就重要,你認為它不重要它也就不重要,關鍵看你能否通曉人情世故、具體問題具體對待,一旦你成功掌握了“麵子”的藝術,你興許就能在日後的人際交往中無往不勝!